這幾天項莊的日子過得非常難熬,大有度日如年的感覺。麵臨即將到來的廳級幹部選拔任用,他的心情是既激動不已又焦慮不安。激動是人之常情,任誰在麵臨人生仕途大的轉變之時都不會泰然自若,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輩子希冀已久的一個機會呀!與此同時,項莊的內心又焦慮不安。在這等好事終於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的時候,老是擔心會不會在這個過程中出什麼紕漏。就是這種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心情,弄得項莊這幾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安生。正是因為重視這次廳級幹部的選拔任用,擔心自己在這次提拔任用的那個環節上出問題,所以項莊近一個時期,專門上網收集了不少官員任職提拔方麵的經典案例。項莊在對這些公開曝光過的案例深入研究過程中,他也有了不少自己的思考和體會。
比如就拿現行的黨政機關領導幹部選拔任用規定來說吧,通過深入研究項莊認為,這項規定從程序設計上,應該說現在的幹部任免規定裏的所有程序,無一不是為了防止帶病提拔等用人不正之風的問題。無論是從嚴格考察、程序公正,還是任前公示、集體票決等等,整個幹部任用過程不可謂不嚴。這整個規定程序走完,那可真是大浪淘沙始得金,“過五關斬六將”呀!但為什麼還依然無法阻止那部分幹部帶病提拔問題呢?
這就引起了項莊自己深思,經過翻案例、查資料,他認為在如此嚴密的選拔任用程序之下,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用人偏差,這無非是兩個方麵的問題:一方麵,你這個程序是否真的有那麼嚴密,是否真正能把權力關進了製度的籠子裏。另一方麵,程序的執行是否嚴格,是否有效。隻有用程序的公正才能確保結果的公正,隻有用製度的合理才能保證結果的合理。如果在程序設置科學合理的基礎上,下力氣實踏實地真正將程序抓深抓細抓實,發揮百分百不打折扣的效果,那我們的幹部選拔任用自然就會實現公平、公正,也就會少很多舉報,少很多帶病提拔。但實際工作中卻不是那樣的,僅僅有一個好的選拔任用規章製度,還遠遠不能保障就會有一個好的選人用結果
從公開透明的角度來講,黨政單位眾多,僅僅靠組織人事部門單方麵研究、考察,僅僅靠任免幹部單位領導同事的隻言片語,恐怕考察過程收效甚微,這也是出現帶病提拔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隻有發動群眾(既涉及工作圈內,也包括工作圈外),範圍足夠廣,談話內容足夠豐富,公示不再張貼在周末時候的偏僻角落,人事任命不再是躲躲藏藏的神秘事件,從頭到尾都接受群眾監督,才能消除個別案件對組織人事部門公信力的影響,才能揭開部分人表麵“兢兢業業、一心為民”而內裏“貪汙受賄、公權私用”的偽裝,真正了解一個人的德才表現和綜合素養,將合格的幹部選配到合格的崗位。
從嚴厲問責來看,我們在現實中看到不少幹部帶病提拔問題被網絡檢舉揭發後而受到相應處分,而組織部門也拿出選拔程序不當的理由,那麼請問,程序為什麼不當,哪個環節出現的紕漏,是否應該有人來擔責,如何補住“不當”的缺口,防止下回出現類似問題。現實中,這些最關鍵的問題被放到了其次,反而舍本逐末的將焦點全部放在了違規幹部身上。製度的籬笆補不牢,就會前赴後繼的有人報著僥幸心理鑽空子,被處分幹部不僅起不到對這些人的威懾,反而會被認為是倒黴蛋而置之腦後。
近些年出現的所謂幹部“帶病提拔”和“帶病上崗”,就是指幹部在進入新的崗位或提拔到更高一級職務前,本身就存在著各種如政治、經濟、作風等問題,在沒有得到糾正和處理的情況下,繼續得到使用甚至提拔的一種現象。幹部“帶病提拔”的原因比較複雜,表現方式多樣,項莊從自己收集到的以往查處的案件看,幹部“帶病提拔”主要有四個方麵的特色。一是有潛伏期。“帶病”幹部的“病”有一個由小到大,由輕到重的過程。然而這種“病”在未暴露前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如同惡性腫瘤一樣,開始難以發現,一旦發現就無藥可救。“帶病”幹部的使用也是如此。二是有保護色。“帶病”幹部善於運用一些假象和偽裝來保護自己。三是有靠山。“帶病”幹部人情練達,善於尋找自己往上爬的“靠山”,隻要上麵有人,就會官運亨通,一升再升。四是有小圈子。“帶病”幹部一般沒有什麼“做功”,隻有“唱功”,沒有求真務實的作風,隻有弄虛作假的本事。這類人特別喜歡拉小圈子,培植自己的勢力範圍。有吹鼓手,為“帶病”幹部歌功頌德;有信息大使,為“帶病”幹部提供各種信息,使其左右逢源;有“鐵哥們”,敢為“帶病”幹部兩肋插刀,出了問題甚至敢為其赴湯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