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莊臨時決定今天,先不忙著給吳偉祥說鄧教授《考古禁書》裏的那些神秘內容。但他聽完吳偉祥的這番話也不得不表示個態度了,於是他說道:“吳大哥,我也是第一次從你這裏聽到了這麼多駭人聽聞、聞所未聞的秘密。特別是你提到的我們兩個人這款一模一樣的戒指,如果真像你所說的那樣,和那個猶太人的‘共濟會’有關聯的話,那麼這究竟是福是禍?暫時咱還真的弄不清楚。如果僅僅從你當年在美國華爾街摩根大通銀行,幸運地拿到他們的第一筆風險投資這件事兒來看,應該是對咱有利的一件事兒。不過,我這裏還有一個疑問啊!咱這枚戒指可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姬家寨貨呀?怎麼會與那個摩根大通投行的董事長小哈維手上戴的那支戒指一模一樣呢?這到底是小哈維的那支是從咱姬家寨那裏偷走的呢?還是我們兩個的戒指都是來自猶太人那裏的呢?另外,你剛才提到的那個你母親她老人家生前告訴你說,凡是佩戴這枚戒指的人都是王族的後裔,這個是一種傳說呢?還是有什麼真憑實據?”
項莊這一連串的疑問一下子把吳偉祥也問懵了,他停頓了許久才說道:“項莊,我剛才給你們兩個人講的這些內容,很大部分也是道聽途說。非要找出真憑實據來著確是也要下一番功夫出來,這幾年我也在斷斷續續地查找一些線索,但進展都不是很大。這也是我今天找你們二位來商量這件事兒的一個初衷,我是真心希望我們姬家寨的子弟們能夠兄弟同心,大家齊心協力把這個謎底給它解開。”
“但是,有一點,那就是我們這枚戒指的確是和猶太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你看啊,我們的這兩枚戒指都是來自於開封市郊的姬家寨。而開封恰恰是我國曆史有猶太人居住生活記錄最詳盡的一個地方,我還判斷這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巧合那麼簡單。資料顯示,開封猶太人是記錄保存最完整的的中國猶太社群。他們居住在河南省開封市。雖然他們已經完全融入到了當地中國人之中,但還是吸引著不時到來的歐洲訪客的注意——他們對這個最遙遠的猶太文化的邊哨充滿好奇。開封猶太人的猶太人身份不被以色列所承認,以色列的《回歸法》是按母係相傳這個正統的猶太人身份界定方法來斷定猶太人的身份,而開封猶太人深受漢族文化所影響,子女的身份是父係相傳的。由於入境較早,居住集中,延續較長,保留了一些文物、文獻。常被視為中國猶太人的代表。開封猶太人始於北宋徽宗年間。大多從天山南路入境,先是經商,後定居下來。初來有漢姓金、李、俺、艾、趙、張等十七姓。信奉猶太教,舊稱“天竺教”,後改稱“一賜樂業教”,俗稱“挑筋教”。開封有猶太會堂,稱“清真寺”,建於金紀宗大定三年毀於十九世紀中葉,延續了七百餘年。由“掌教”主持,信仰耶和華,不設偶像,做禮拜,誦希伯來文以典,行割禮,遵守安息日、逾越節、普珥節等節期。食肉必先挑筋,戴藍色小帽,故又俗稱“藍帽回回”。不食豬肉,不與異教徒通婚。定居以後,與漢族友好相處,深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如尊孔尊儒,春秋兩季都去文廟參與祭典;清真寺內供“萬歲牌”,上書皇帝名字;又增設“祖堂”,祀奉祖先。明代以後,與異族教徒不準通婚的禁律放鬆,逐漸為漢族同化,部分猶太人改宗回教而成回族,人口逐漸減少,宗教意識也日益淡薄,至十九世紀初,已完全停止宗教活動。”
說到這裏,吳偉祥還拿出來一個資料夾。他遞給項莊:“你可以仔細看看,這是我這幾年收集的一些這方麵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