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古怪的猶太人教堂(1 / 2)

黃河與這座建築群之間還有一條寬約八九米的小河,從它規整的河岸和深淺來看,這可能是一條人工挖出來的引水河,這條人工引河裏還殘留著一線娟娟細流。

也就是說,如果再加上它西邊的這條護寨河的話,在這棟奇特的建築周邊,存在著大大小小三條河,而這座建築物就虎踞於,三河交彙處的一個地勢稍高的孤島上麵。從這個地勢上來看,孤島之上的建築頗有些倨於群雄之旁的孤傲狀。

按照姬春那天晚上的說法,這座建築曾經是一座寺院,它既不是佛家名刹也不是道家古庵,裏麵有一群稀奇古怪的教徒信眾,一ye之間人間蒸發了,在然後就成了村辦小學的校舍。現如今,由於小學已經停辦,寨子裏的小孩子們都集中到鄉鎮中心小學上學去了,因此這座古建築再一次裝滿了空無一人的寂寞。

金燦燦的暖陽之下,一切東西都照得一清二楚。林馨馨清楚地看到,這是一座整體呈長方形的建築物。整座建築物坐西朝東,分上下兩層,局部三層。她大致估算了一下,這座建築物的總建築麵積大概有一千多平方米的樣子。

林馨馨也多少懂一點建築方麵的知識,她一看就知道這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建築,這是一幢西方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

這棟建築外立麵轉角處及東西立麵采用大塊石材貼麵,橫向勾縫明顯,強調水平線。南北立麵的主體部分用紅磚砌築,其色彩、肌理及細部裝飾透著19世紀安妮女王時代的建築風格。ru口門廊、腰簷、窗拱裝飾和立麵雕飾,明顯是受到了巴洛克風格的影響。

曆史的悠久在這座古老的建築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建築周身布滿古樹的藤蔓。林馨馨去看這座建築物的時候正值寒冷的冬天,植物莖葉尚未複蘇返青,那些嚴冬中的枝藤枯黃衰敗地pi掛在建築物上,jiao錯、掩映著時光的痕跡。

等到林馨馨走進這座建築物裏麵一看,她這才大吃了一驚,原來這棟外表有著西洋風格的建築物竟然是一座猶太教堂。教堂的高牆之上,半啟的圓窗積攢著厚厚的灰塵,愈加顯現出這座猶太人教堂的古樸、凝重和滄桑。

教堂大門朝東,立麵按古典主義風格的三段式,左右兩段對稱,中段為主ru口。兩genshuoda的愛奧尼克yuan形石zhu與兩邊的方形壁柱構成門廊。頂部三角形山牆成為整個立麵的構圖中心,有強烈的裝飾效果。

進入大廳,高闊的空間令人豁然開朗。ju大的拱頂兩側分別有6根方zhu與之相接,既承托拱頂傳來的壓力,也使大廳形成兩個邊廊。大廳二層呈環狀布置,也因此,站在大廳中央ju頭仰望,拱頂愈發顯得shen邃高遠,上接蒼穹,ti現了宗教的崇gao肅穆。

建築物的大廳裏有一個“聖約櫃”,早年這裏應該是保存猶太教《摩西五經》卷軸的地方,但林馨馨看到現在裏麵已經是空空dangdang了。

大廳裏麵還有一個大台子,這是為了猶太教徒們誦讀摩西五經時使的。還有一個常明的七燭台,當然現在也隻剩下一個燭台,七燭台是猶太人的象征,據說是來源於摩西看見西奈山上的橄欖樹在燃燒。

此外大廳裏還有一個麵向聖約櫃的小講台,為拉比站在上麵領導祈禱用。猶太教堂內和清真寺一樣不允許有偶像和畫像。整座教堂隻有12?個窗戶,以象征摩西帶領逃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的12個部族。

東西兩麵的半圓形拱窗幾乎占據三分之一的牆麵,加上南北兩麵的大窗,構成極好的采光效果,使大廳一直沐yu在陽光中,也使祈禱者的心靈時時被溫暖著、撫wei著、jinruen著......

廳西,踏三ji大理石台階可登講經台,台後置有藏經室,設計圖紙上標寫著“ARK”,譯為“聖經的方舟”,這是教堂建築最神聖的地方。藏經室門前豎立著四根大理石的塔司幹古典zhu式,木製室門精雕細刻,ding天立地。

門內是一狹長的密閉小屋,有一排同樣狹長的移門矮櫃,用以存放經文法典,彌漫著神秘和威嚴的氣息。林馨馨後來聽姬春說過,他們小時曾在這座教堂裏設立的小學校裏讀書,“文革”時這講經台是該校批鬥老師的地方。當時台上的大理石地麵及壁柱連同藏經室,都被木板和標語覆蓋,也因此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在門廳、二層大廳的一側分別設有男nv衣帽間,儲藏室、會議室等。值得一提的是教堂頂部的氣樓,為解決通風問題,堂內gongding處設有三個通風kou,根據煙囪拔風原理,教堂頂部設計了一個鍾樓造型的漂亮氣樓,這在一般教堂建築中還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