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姬家寨的民居之一(1 / 2)

姬春是土生土長的姬家寨人,他對於姬家寨內的這些個破破爛爛的舊房子早就沒有什麼新鮮的感覺了。特別是對於那些坍塌了半邊牆壁,或者屋簷和屋脊都讓大風和雨水衝刮掉的那些就房子,姬春簡直是都不想再多看它一眼。姬春幾年前曾經去過江南水鄉烏鎮那個地方,在他的心目中,姬家寨就應該修繕成那種格局的古村落。

但是,林馨馨卻不這樣認為。林馨馨在現場看到姬家寨內的這些古建築之後,她還是頗受震撼的。曆經這麼多年的風吹雨打,經過這麼多年的曆史洗禮,包括戰火的灼傷、人為的破壞,姬家寨卻神奇般的還能夠幸存下來如此之多的古老的建築,不得不讓她感歎姬家寨的寨民們對自己家鄉的那一份熱愛。從姬春給她講過的那些姬家寨的往事中,林馨馨得知,姬家寨人為了保衛這片熱土,不少的寨民們甚至還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一切真的還是來之不易。很值得在今後的以舊修舊的修繕中,投入資金和精力來使它煥發出應有的魅力。也藉此讓更加多的人們,讓國內,甚至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們,都來看一看,在姬家寨這個地方還保存有一個完美的中國北方古村落的“活化石”。

姬春也可能無法理解林馨馨的這份摯愛,她也隻有從比較形象話的語言和比擬上來解釋自己的這份兒情懷。林馨馨笑著對姬春說道:“這個姬家寨的古村落風格與江南水鄉烏鎮,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我們如果把烏鎮的古村落建築比作是一個長得精靈俊秀的大姑娘的話,那麼姬家寨的古村落建築就是一位健碩英俊的美男子。他們雖然XING別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的美。一個是水鄉江南的陰柔之美;另一個則是充滿霸氣的陽剛之美。”林馨馨還給姬春半開玩笑地說:“姬家寨和烏鎮原本就是一對兄妹,他們都出自中華文化這個MUTI。既有相同的血脈,又有不同的風格!”

說著說著林馨馨,又不由自主地講起了一些比較專業的術語來給姬春聽。她覺得隻有用那些專屬的名詞術語,才能更好地來表達她對姬家寨裏這些北方建築的熱愛。

林馨馨對姬春說:“與南方地區相比,北方大地氣候相對寒冷,用地相對寬鬆,地形相對平整,鄉土材料相對單一,民間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後,民風也比南方純樸、憨厚、粗獷。正是自然風情、文化習俗和鄉土建築材料等諸多因素的綜合製約,使得北方各地民居普遍呈現出質樸敦厚的建築特色。姬家寨裏的這些個建築就是這樣的:純樸、憨厚、粗獷,充滿著濃濃的自然風情。”

林馨馨指著姬三爺家的這棟宅子對姬春說:“你看姬春,這棟房子一看就是那種方方正正、穩穩當當的感覺。在群體布局上,這就是平原型的構成和離散型的組合帶來村鎮聚落和宅院總體整齊方正的格局。”

林馨馨接著對姬春說道:“你們北方地大廣袤,山河壯美,人口相對稀疏,故聚落選址常在平坦地段,大多數屬於平原型的構成。地段的寬鬆和合地形的平整為村落和宅院的規整布局提供了有力條件,同一地區的鄉土建築形式分外統一,加上氣候寒冷,需要充足的日照,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這使得北方單體建築平房和合院住宅的總體布局多呈定型的格式,端正的方位,劃一的標高,均勻的分布,整齊的排列。宅院的內部構成多為離散型,這是為取得充足的日照,宅第的寬鬆也為拉開距離準備了條件。氣候越寒冷用地越寬鬆,這種離散式的程度愈明顯。”

林馨馨拉著姬春在姬三爺家的宅子邊上走了一大圈,然後又對姬春說道“不知道姬春你看出來了沒有?應該不難看出吧!想姬三爺的這座宅子,毗連型的構成是在宅第上滿鋪成片的房屋,中庭和邊角留出一口口尺度不大的、供通風采光的天井,結合不規則的地段因地製宜組合成靈活多變的空間和錯落有致的外觀。而離散型的布局,使各棟單體建築相對獨立,呈現一進進規則的庭院和一棟棟定型的宅屋。這裏的空間比較刻板、平淡,這裏的房屋都是硬山、懸山的統一定式,既缺乏順依地形的高低錯落變化,也缺乏諸如南方的風火牆之類的建築輪廓變化。宅院的臨街立麵也很樸實,通常顯現的都是dapian平素的院牆或倒座房的後簷牆,全靠大門和門樓不同規格的製式和不同程度的修飾,以取得宅舍不同風采的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