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建說,你們不是對我前麵的那個設計方案不滿意嗎?那我今天就給你們二位好好地聊一聊古村落旅遊資源開發這個話題吧。
楊文建說,古村鎮作為廣大農村鄉土建築的聚落地,原本不是作為一種旅遊資源而存在。但由於年代久遠,其古樸獨特的建築、淳樸的民風民俗以及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與現代化建築景觀、生活方式形成強烈差異,具備了良好的旅遊價值和經濟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古老、獨特的建築外觀和豐富文化內涵的古鎮逐漸作為旅遊資源被開發出來,成為一種新興的旅遊產品類型。因此,古鎮之所以成為旅遊吸引物,需要良好的資源條件;同時從客源地—旅遊地之間的關係來進行考慮,其開發還應考慮所處的區位條件。
楊文建說,咱們就先說一說古鎮旅遊開發的先覺條件—資源條件吧。一切古村落旅遊資源的開發離開了這個先覺條件都是瞎掰。一般來說,保存較好,且特色鮮明的古建築這是進行古鎮旅遊開發的物質基礎,內容包括古建築的外型、技術和裝飾藝術以及較為協調一致的總體建築風格與整體環境等。比如說四川、雲南、廣西各地的古鎮建築,古老的民居建築(如古街道、古院落),宗教建築(古寺廟、道觀等)和公共建築(宗祠、牌坊、橋梁、戲台,反映移民文化的會館等)相連成片,其建築外形迥異於現代民居建築,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楊文建說到這裏,故意挑釁性地扭頭看了一眼姬春,然後說道:“不知道我這些專業語言,你們是否能夠聽懂?”
林馨馨笑了一下沒說什麼,姬春更是麵無表情地盯著楊文建看,那意思就是在說:“尼瑪的倒是繼續呀!daye我在等著你的下文呢?”
楊文建繼續說道,下麵我再說古村落古樸的環境。古鎮的古樸環境,是古村落開發旅遊一個重要的依據。可以說,古鎮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總體建築風格以及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我給你們舉個例子,不如地處漓江下遊的黃姚古鎮,素有“詩境家園”之稱,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鑲嵌而成,鎮內建築按九宮八卦陣式布局。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橋,有橋必有亭,有亭必有聯,有聯必有匾,構成古鎮獨特的風景。這就是它獨特的古樸環境,這是別的古鎮所沒有的。
楊文建說,第三,就是曆史文化遺跡和深厚的人文內涵啦。古鎮大多曆史悠久,人文內涵豐富,有著悠久的曆史沉澱和多種文化的相互交融。比如邛崍平落為南方絲綢之路首站,在其景觀中可清晰地辨認出曆史文化的堆積層,有西漢卓王孫冶鐵遺址、天官試劍石、金華山唐代摩崖造像、體現移民文化的江西會館、湖廣會館等眾多古跡。眾多的文物遺存為古鎮增添了厚重的曆史文化價值。
楊文建說,這第四,就是要有與古鎮相適應的居民閑適恬淡的生活狀態、民俗民風。由於遠離繁華都市,古鎮淳樸的民風、閑適的生活節奏、簡單的日常飲食起居、富鄉土氣息的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及手工藝品、熱鬧的節慶廟會等民風民俗,經過千百年的沉澱傳承,又相對完整地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民間傳統,古鎮最具特色與最具生命力的特征正在於此。人與古鎮的相生兼容,成為古鎮固有風貌和生活結構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楊文建侃侃而談了這麼久,也有點口幹舌燥了,這個時候林馨馨不失時機地點了一支法國紅葡萄酒。這位法國歸國的設計界天才感激地看了林馨馨一眼說了聲:“謝謝!好美妙的紅酒。”
有法國紅酒助興,楊文建的談興就更濃了。他清了清嗓子,又開口說道:“下麵,咱們再來聊一聊古村落旅遊開發的區位條件。”
“古村落與大中城市、重點景區景點之間的空間區位關係是影響古鎮旅遊開發的重要條件。首先,要有周邊大中城市的依托。長三角區域的江南水鄉六鎮、上海朱家角等即是如此。這些古鎮有著良好的資源條件和優勢,在區位上靠近上海、杭州、南京大中城市,交通便捷,因而它們取得了良好的旅遊發展。”
“其次,還要有重點景區景點的關聯。一些不在大中型城市周邊、但位於著名景區景點附近或必經之路上的古村鎮也具備了旅遊開發的區位條件與優勢。如張家界景區鄰近的湘西古鎮鳳凰,黃山景區鄰近的徽派古鎮西遞、宏村等。這些古鎮與風景名勝區在資源上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使旅遊者在遊覽自然風光之後,去古鎮觀賞古樸的風貌,感受其古韻氛圍,獲得完全不同的旅遊感受和經曆,由此與著名風景名勝區之間形成了良性的資源互補和客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