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莊之前的那人商務廳廳zhang為這件事兒也是傷透了腦筋,給省裏打了若幹次請示文件,但始終就是沒能納入省裏麵的試點單位。
項莊這次是走了捷徑。他直接找到了省zhang,在征得大老板的同意支持的基礎上,他又自上往下,相繼攻開了省財政廳、省人社廳這兩大“堡壘”。
另外一件事兒幾乎也是這樣辦成的,隻不過難度要比住房維修基金大得多而已。
這第二件事兒,就是項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商務廳納入了省裏的“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製度試點單位”。
你可別小看了了這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製度”,這是我國公務員職級體係的又一次重大調整。
職務是指公務員所具有的頭銜稱謂,主要體現工作能力和職責大小,如縣長。而職級是指一定職務層次所對應的級別,主要體現資曆,如縣長所對應的職級一般是縣處級正職。
根據現行公務員法,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製度。這意味著,在中國,職務、職級、工資三者相對應、相掛鉤。職務能夠決定職級,職級隨職務變化,並獲得相應的工資待遇。
現行製度下,公務員的級別根據所任職務及其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資曆確定。公務員在同一職務上,可以按照國家規定晉升級別。但現實情況卻表現為以職定級、以職定薪。
推行職務與職級的並行,實質是使職級真正成為公務員的一條獨立的職業發展階梯。那些不能晉升職務的公務員,也可以通過晉升職級獲得合理的待遇和尊嚴。
我們國家縣、鄉兩級公務員占全國公務員總數近60%。受機構規格和領導職數的限製,縣、鄉兩級絕大多數公務員退休之前都解決不了副主任科員的待遇。
目前我們國家大約有省部級現職官員3000人,據估算,公務員隊伍中能晉升到省部級的比例僅為萬分之四。
從科員到縣處級幹部的升遷比例僅為4.4%,從縣處級升遷為廳局級的比例更是低至1%。有的人工作幾十年還是副科長。
而目前各地公務員工資的四個組成部分,職務工資約占20%,級別工資約占25%,地區附加津貼約占45%,各種補貼約占10%。
職務工資比例雖不高,但由於地區附加津貼基本按照職務發放,所以實際占了近七成。職務對工資水平具有決定性作用,職級的功能被明顯弱化。
一直以來,公務員的職級與職務是緊緊掛鉤的。弊端之一是,沒有職務,職級就無法晉升。縣以上有處級的調研員、巡視員等虛職;科級及其以下沒有虛職。弊端之二是,公務員職級過度依賴其單位的級別,導致廟大和尚大、廟小和尚小,縣級公安局一個能幹的老刑警到退休可能隻是科級,而國家部委中的能力普通者退休前至少是處級,明顯不公平。這是體製性問題,須進行製度設計上的調整。
項莊得知這項改革才剛剛在省裏麵搞試點,如果能把商務廳納入省裏麵的試點單位的話,就可以解決掉一大批曆史上遺留下來的大批老同誌長期得不到提拔的老問題。
但這個事情實在是太過敏感了,以至於敏感到即便是省zhang也不能完全拍板做主。最後還是那個現任省zhang的秘書王重陽給項莊出了個注意,他讓項莊先把請示寫好,請示要重點突出商務廳在今後粵港澳自貿區申建工作中所承擔的主要職責;和目前廳裏麵幹部隊伍因大部製改革時,大批老同誌沒得到現職的具體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