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孤陋寡聞,從未聽過這吞玉到底是何種玉料,還望吳三爺詳細說說。”盜墓賊將吳三爺口中吐出的那兩個字琢磨了半天,也沒有半分頭緒,隻好再次拱手請教吳三爺。
吳三爺拄著拐杖,盯著那棺材裏的玉屍講道:“嚴格來說它並非是玉料,而是活物。”
“活物?”吳天和那盜墓賊驚得異口同聲叫了出來。吳三爺抬了抬手示意他們稍安勿躁,聽他慢慢講述:“當然,你的這個吞玉現在已經不是活物了,於其說它是玉石,不如說它如今是一具化石。”
原來,吳三爺祖傳的《天眼鑒寶錄》其中的玉石篇之中記載過這樣一種奇異的生物。此物集地脈靈氣所化,以璞玉為食,大多形成和生長於地底埋藏的玉脈之中,因此得名吞玉。據記載吞玉沒有固定的形態,它們的形狀都是後天在自然條件以及吞噬玉石的質量影響而慢慢形成的,而至於它到底是屬於動物還是植物的一種,《天眼鑒寶錄》之中也未有明確的定義。
書內隻是提及吞玉化石極為罕見,看起來像是普通玉雕或玉石,並且表麵不會生成包漿,若是細看,便會發現化石內部有著如血管一樣的脈絡網格,那便是玉脈精氣在其體內運行吸收時的通道,就相當於人類或者動物的消化係統。
吳天雖跟隨吳三爺學習鑒寶多年,但始終是吳家外戚,不可能得到《天眼鑒寶錄》的真傳,此生更除了一般的古董明器以外,哪裏見過吞玉化石這種難得的稀罕之物,他隻覺得吳三爺所說的倒像是神話故事。不過吳三爺的話他又不得不信,隻能自己拿著放大鏡湊到玉屍跟前眯著眼睛仔細看了起來,透過放大鏡的鏡片,他發現正如吳三爺所說的那樣,玉屍的體內竟然真的存在著猶如人體毛細血管一樣分布的脈絡網。
講到這裏,吳天就沒有再往下繼續說了。畢竟如今走在這漆黑墓道之中的都是外人,他不能對這些外人透露過多的有關吳三爺的事情。而且接下來的事情也與他們此刻的處境毫無關聯,所以多說也無益。
“我們此刻身處玉脈之中,我想那些牆壁以及地麵之下的黑影,很有可能就是當年吳三爺口中所說的‘吞玉’,而且我們此刻麵對的並不是化石,而是活體!”吳天說話的聲音開始有些顫抖起來,顯然他對於“吞玉”的了解也並不是很多,僅僅隻限於吳三爺當年鑒定玉屍時候說出的寥寥幾句話而已。正是因此他才會感到無比的恐懼,因為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是整個人類的天性。
“你們家吳三爺有沒有說這東西為不危險,有沒有攻擊性?它不會除了吞玉以外還吞人吧?”漆黑的甬道之中突然響起了李三炮沙啞又陰陽怪氣的問話,原本就難聽的嗓音夾雜著恐懼的抖動,顯得更加刺耳,聽得其他幾人渾身都起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