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尊號由來(1 / 1)

吳丹一臉疑惑,望著那千手觀音半天,眼睛才恢複了些神采。她微微抬起手來指著觀音身後的小手,說道:“那些手掌應該是一種菌類植物,我們先前看到它們在動很可能是它們噴粉的動作。而這些空氣中彌漫的孢子肯定是有製幻作用的。我在之前就有了察覺,隻是還沒來得及證實自己的猜想就突然感覺眼前一黑……”

我心底實在佩服吳丹,她的學識、見識再加上敏感的洞察能力,絕對是我們這些人當中跟表哥一樣作用最大的人。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我望著地上橫七豎八的骷髏和還未蘇醒的幾人問表哥。

表哥沉默良久,才搖搖頭道:“現在那些觀音手掌對我們的威脅不大,我們智能等到他們醒過來才能離開這裏。”

我歎了口氣,再次坐會地上休息,隻盼著地上躺著的其他人早點醒過來。此時整個空間之中已經布滿了那觀音手噴出的孢子,深處其中如同經曆著一場沙塵暴一般。我真擔心表哥的血在我們體內的藥效過去後,我們會再次吸入這些孢子,再次經曆一場永生難忘的恐怖幻覺。

吳丹卻和我不一樣,她並不焦急,也看不出絲毫惶恐的神色。她隻是呆呆地用手電照著那尊千手千眼觀音想,似乎在思考著什麼。我想她肯定是想起了剛才經曆的那些幻覺,所以才會如此沉默。

“你們知道觀世音菩薩的尊號是怎麼來的嗎?”吳丹突然開口問道。

我和表哥都被她問得一愣,也不知道她問這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愣了半天才開口試著答道:“觀世音,應該是說菩薩能夠觀察到世間眾生的心聲,聆聽到他們的祈禱和求助,從而救拔其苦,普度眾生。”

其實我並不知道觀世音菩薩這尊號確切的淵源,我隻是根據字麵上的意思再加上曾經聽說過的一些說法來理解的。我曾經還讀到過一本名為《大香山》的小說,具體作者我也忘了到底是誰,這本書裏有一位妙莊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愛文才,招了一個文駙馬,二公主愛武才,招了一個武駙馬,三公主妙善愛修行學佛,仁孝貞潔,慈悲愛物,舍己為人,後來在大香山成了正果,而這位妙善公主就是得道之前的觀世音菩薩。

當然了,這種故事一看便知道是民間傳說,不足為信。在後來的老年生活中,我也翻閱過很多關於佛教的典籍,才發現其實這種故事並不為正統佛教典籍所載,也不被佛教所承認。

在大乘經藏之中,認為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另一名稱),又名“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觀自在王如來”,在西方清淨佛土中,他即現佛身。但在五濁惡世中,他即以觀自在菩薩的形像出現。

意思是說觀音菩薩其實在過去的無量劫之中已經成佛,可是卻隻在西方極樂世界裏才會展現佛身,而在塵世間救苦救難之時便會化身為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