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觀自在前來,二人都是微微一驚。不過,塵緣不愧在凡間呆了那麼長的時間,麵上除了微微的震驚之外就毫無別的神色了。而忘情則是根本就不看著觀自在,似乎無視這個人一般。塵緣看了看一邊無視觀自在的忘情,苦笑了幾聲,對觀自在聳了聳肩。而觀自在也是淡淡的一笑。似乎也沒有把他的舉動放在眼裏。良久,塵緣才脫口而出:“我說,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自在菩薩。您老人家到我們這裏來有何貴幹?”
這個塵緣,竟然和觀自在菩薩這樣說話。要是換做一個人,肯定不敢的。畢竟,雖然說仙界中人都是平等的。但個人之見也是有著那看不見的高低貴賤之分的。就像一些遊神散仙之輩,哪裏能夠抵得上觀自在菩薩的名氣呢?
一般的小神小仙,都是不敢跟觀自在這樣說話的。但是,塵緣就是敢。也難怪,估計整個仙界之中,也就隻有他能夠和觀自在這樣說話而不被找麻煩了吧。
觀自在身形一晃,從連台上麵走了下來。輕輕踱步來到二人的麵前,嘴角微微一笑,道:“二位,別來無恙。”
忘情回身一禮,說道:“我們都不是俗輩,如此客套大可不必。菩薩,今天前來還請直說正事。”忘情對這位菩薩倒是一點也不恭敬,僅僅是把她當做一個原來的客人而已。也不像塵緣那樣油嘴滑舌的和菩薩說笑著。隻是很直接的開口就問。
菩薩見此情景,倒是微微一驚。不過,菩薩畢竟就是菩薩。緩過神後,也是點點頭說道:“有事說事,這倒是與當年的帝君一模一樣啊。真不愧是帝君的傳人......”
觀自在菩薩說忘情是帝君的傳人,這是什麼意思?難道神仙也有傳人麼?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年天罰還沒有施加的時候,仙界凡間是暢通的。凡人通過不懈的努力修行,也是能夠成仙的。隻不過,後來施加了天罰之後凡人就不可以成仙了。要說為什麼要施加這天罰呢,別的人還真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
而在當時,不少仙家高人,也喜歡在凡間開宗立派。更有甚者,偶爾也會親自下界指點傳人一番。就比如說,三清道祖等人也在凡間留下了道統——這就是後來的道教。再比如說,道教的張道陵仙長飛升之前也留下了一脈分支,那就是龍虎山一脈......如此種種,不必細說。
而忘情,就是那時候拜在帝君門下的弟子。跟隨帝君一路修行到此,也算是仙界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了吧。不過,這位帝君的傳人倒是沒什麼大的出息。整日就隻知道縱酒享樂,久久也沒什麼大的作為。時間已久,諸仙人估計也就將他忘之腦後了。直到現在,也就隻有少數幾個仙人還記得有這麼一位帝君的傳人在此,至於他究竟在哪裏倒是很少有人知道了。
說到此處,這位帝君到底是誰啊?
他就是仙界赫赫有名的大仙——東華帝君。
傳說中的東華帝君乃是西王母之夫,也是男神之王,是仙界主掌仙籍的一位仙人。仙界也和凡間一樣有著籍貫嗎?答案是肯定的。每一位仙人飛升之時,都要到東華帝君此處登記報道。否則,也就沒人知道這仙界到底有多少號仙人。那樣一來,久而久之也是會亂了套的。
凡男子成仙必要仙拜東王公,這是自古以來的習俗。而更有傳說,仙人升品也要拜東王公。在世俗之中的典籍《塵外記》所說與《列仙傳》略同,稱東王公居方諸山上,並說方諸山在東梅之內,其諸司命三十五,所以錄天上人問罪福,帝君為大司命總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