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由吃驚變成了大驚駭,半天才反應過來,急忙指天發誓道:“若是以後俺發達了,一定要報答介子推的大恩。”
時光一走就是十九年,晉文公輾轉回國,當上了晉國國君,封賞了從前和自己共過患難的所有人,除了介子推。
某日,晉文公大宴群臣,有人趁機把露出的大腿踩到桌子上,像是挑逗晉文公。晉文公皺眉,這人就抽出一把刀,在大腿上割了一塊肉下來,齜牙咧嘴地獻給晉文公,說:“主公,可曾記得否?”
晉文公回首往事,“哎呀”一聲:“我想到了,介子推,當時他的肉裏還有野菜,你這沒有。”
眾臣“哇啦哇啦”嚷開了。大家都想,這主公真不怎樣,當初介子推割肉給您吃,現在,你竟然拿這件事開玩笑。
宴會一散,割肉的人實在忍無可忍,硬闖晉文公臥室,大腿鮮血直流。
“您不能這樣對待介子推。”
晉文公想了想,問他:“疼嗎?”
“不疼,哎喲,哎喲。”
晉文公坐正了,一本正經地說道:“你以為我真健忘嗎?我當然記得介子推割肉救活我的事。可你想過沒有,把自己的肉割了,麵不紅,心不跳。他對自己都這麼狠,對別人呢?這就叫不近人情,冷血動物,我怎敢用這種人?”
戰國初期,魏文侯要進攻中山國。大將樂羊毛遂自薦。
魏文侯說:“不可,你兒子就在中山國做官,萬一他們拿你兒子要挾你,你肯定無功而返。”
樂羊立下軍令狀,不滅中山誓不還。
樂羊帶著千軍萬馬,去進攻中山國。中山國實在抵抗不住了,就把他兒子拖到城牆上,威脅樂羊,再不撤兵,就把他兒子剁碎包包子。
樂羊的進攻更猛了。
中山國真就把樂羊的兒子剁碎包了許多包子,扔到城牆下。樂羊撿起包子,命令:“給我吃!”
中山國一看:“這是畜生啊,還是投降吧。”
於是,樂羊凱旋。
第二天,魏文侯就讓樂羊退休了。
有人為樂羊憤憤不平,魏文侯解釋道:“這小子連自己的兒子都吃,還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有人對王陽明說:“萬物一體之仁,就該一股腦地鋪過去,對天地萬物同樣的好。”
王陽明搖頭道:“你這又是說閑話了。仁,要有厚薄的。譬如讓你選擇砍掉身上的胳膊和腦袋,你一定選胳膊。並非是我們不愛惜胳膊,而是比之於腦袋,胳膊就沒那麼重要了。”
我們也可以打個比方,親人和一個陌生人掉井裏,你最先救的應該是親人,而不是陌生人。如果反了,就是不近人情。介子推割自己的肉,樂羊吃自己的兒子,這都是不近人情。
所謂不近人情,就是我們良知不認可的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怎能輕易損害?親情乃天地第一情,怎能隨意割舍?
凡是不近人情的人,縱然做出再大的功業,也是陽明心學認為的最大的惡人。
人類曆史上,很多人看上去都大公無私,做下了大義滅親的事。仔細想想,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和親人,都毫不客氣地損壞,他對待別人,能仁慈到哪裏去?
這也是另外一種任情,比極度悲傷可怕一萬倍。
家訓九:毋鬥氣
有一天,你請客吃飯。來了很多朋友,你四處張羅,生怕怠慢了客人。就在忙亂之中,你看到有位客人渾身發抖,滿臉青紫。你以為他犯了心髒病,大踏步跑過去,同時還讓人叫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