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哪能想到主管他官職一事的禮部尚書此刻正與七王爺在回春樓左擁右抱地喝著花酒呢!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之後,禮部尚書開口了:“七王爺,沒想到王丞相這老賊快您一步把新科狀元劉向那小子拉攏到手了,皇上要我給那狀元安排官職,您看這事怎麼辦?”“我確實沒想到,王伯承這老家夥行動那麼快,你看看有什麼治安散亂的縣,把那小子安排著去當縣令吧。要是皇上問起來,就說應該讓年輕人多多鍛煉,憑自己的努力闖下一片天。”“七王爺高見。鹿縣的治安實在太散亂了,先後有八個縣令到那,全都當不了幾天清閑縣令就卷鋪蓋走人了。用‘治安散亂,民風敗壞。’這幾個字來形容鹿縣一點也不為過。劉向那小子到了鹿縣可有得罪受了。”說完,禮部尚書便狂妄地大笑起來,一旁的七王爺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意。可身在狀元府的劉向怎會知道這事,他正在幻想著自己當上大官時威風的樣子。
夜晚的寧靜漸漸地被煩心的雞叫聲所取代,劉向從昨夜的美夢之中醒來,今天就是封官之日,劉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小玉的伺候下洗漱完畢,匆匆的扒了兩口早飯之後,他就要求管家備好馬車向著紫禁城的方向駛去了。在轎中的劉向對仕途之路雖說不是癡迷,但些許向往還是有的,現在自己離做官隻有一步之遙了,怎能不使他心情激動。從劉向府中到午門的路程並不算遠,劉向拉開轎簾,默默地注視著京城的繁華,對他來說現在還不是享樂的時候,不管在哪裏做官,他都需要憑自己做出成績,一步步的往上爬,爬到與七王爺一樣的位置,甚至超過他。眼看午門就要到了,劉向深呼吸了幾下,從轎中下來往大殿的方向行去,一路上宮女與太監見到這位狀元爺的到來都會上前問好,這讓劉向的虛榮心極大的滿足了。進了大殿,太祖皇帝正坐在龍椅上批閱著奏折,大殿上,七王爺,八王爺,王丞相,禮部尚書等人分成兩個隊伍的站立著。
見到劉向的到來,太祖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笑著對劉向說:“狀元爺終於來了,可讓朕與眾卿家好等啊。”
“臣讓皇上等待,實在是臣的罪過,臣甘願受罰,絕無怨言。”劉向道。
“好了,今天是朕封狀元爺官職之日,朕就不計較了。新科狀元劉向聽令!”
“臣聽令”劉向用洪亮的聲音答道。
“朕現在封你為鹿縣知縣,即刻上任不得有誤,朕希望你把鹿縣治理好,帶著好消息回來見朕。”說完太祖的眼光就一直盯著劉向。太祖皇帝其實從心底裏希望劉向能在鹿縣有所作為,把這個讓他十分頭疼的縣治理好,這樣就能堵住那些大臣的嘴,他也就有充分的理由把明珠公主許配給他。聽完自己所得的官職僅僅是七品縣令,著實讓劉向的心情跌落到了穀底,但是心裏裝著百姓的劉向不會過分的計較這些,即使是縣令,他也有把握能得到提拔。下朝之後,劉向沒有直接走開,因為王丞相已經用眼神示意他了。劉向跟著八王爺與王丞相來到皇宮一處地方,王丞相開口道:“沒想到禮部尚書這家夥聯合七王爺把劉小友安排到鹿縣那個地方,這不擺明要劉小友在皇上麵前顯示出一個治縣無能的樣子來嗎?這兩老賊太奸詐了。劉小友這次的麻煩確實比較大了。不過小友不用擔心,老夫與八王爺定會派人助小友治理好鹿縣。”
“丞相的好意,小生感激不盡,隻是不管在哪裏做官,小生都不是為了富貴,為了升官。而是求治理的一方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男有分,女有歸。”劉向答道。
“小小年紀竟能有如此心境,實乃我大明之福啊。劉小友放心,在鹿縣任職期間所遇的麻煩,我與王丞相定會助小友解決的。”一旁的八王爺居然也開口了。
“王爺與丞相的好意小生實在無法報答,小生定會盡心為百姓,讓鹿縣的百姓民風重回淳樸,治安不再散亂。”劉向說著便向王丞相與八王爺施了一禮。
再聊了一會兒之後,三人便離開了房間,劉向與二人分手後,便獨自一人往城門方向走去,雖然說僅僅位居縣令一職,但樂觀的、有頭腦的劉向有豈會介意。出了城門,劉向叫來了轎夫,坐上轎子往自己府邸的方向行去,他打算回府收拾行裝,明天帶上小玉和孟師爺到鹿縣上任,越早把鹿縣治理好,他就能越早的往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