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商務宴請禮儀(2)(1 / 2)

中國人的好客,在酒席上發揮得淋漓盡致。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時得到升華。中國人敬酒時,往往都想對方多喝點酒,以表示自己盡到了主人之誼,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會覺和有失麵子。為了勸酒,酒席上有許多趣話,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感情淺,舔一舔。”有人總結到,勸人飲酒有如下幾種方式:“文敬”、“回敬”、“互敬”、“罰敬”。這些做法有其淳樸民風遺存的一麵,但有時也有一定的負作用。

“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也即有禮有節地勸客人飲酒。酒席開始,主人往往在講上幾句話後,便開始了第一次敬酒。這時,賓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並將空酒杯口朝下,說明自己已經喝完,以示對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間,主人往往還分別到各桌去敬酒。

“回敬”: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

“互敬”:這是客人與客人之間的敬酒,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酒。在這種雙方尋找論據的同時,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華。

“罰敬”:這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也就是罰酒。。罰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也不免帶點開玩笑的性質。

除此之外,還要尊重一些少數民族的飲酒風俗。

藏族人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時,先在酒杯中倒滿酒,端到客人麵前,這時,客人要用雙手接過酒杯,然後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和拇指伸進杯子,輕蘸一下,朝天一彈,意思是敬天神,接下來,再來第二下、第三下,分別敬地、敬佛。這種傳統習慣是提醒人們青稞酒的來曆與天、地、佛的慷慨恩賜分不開,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靈。

在喝酒時,藏族人民的約定風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馬上倒酒斟滿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滿,接著喝第三口,然後再斟滿。往後,就得把滿杯酒一口喝幹了。這樣做,主人才覺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興。說明主人的酒釀得好。藏民族敬酒時,對男客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則用小杯或小碗。

壯族人敬客人的交杯酒並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兩人從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飲。

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時,都是敬雙杯。主人不論客人多少,隻拿出兩隻酒杯,在場的主人輪番給客人敬雙杯。

4.祝酒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推舉出來提議祝酒可能是非常令人緊張的。此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說出你的感受。祝酒辭從來用不著太長。如果當你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叫起來致祝酒辭,你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擺脫困境,如“神會保佑你。”或“向出色的朋友和偉大的老板,×××致意。”

但是如果你想表現得更有風度,更有口才,你就會想增加一些回憶,讚美,以及相關的故事或笑話。然而,祝酒辭應當和與場合相吻合。幽默感極少會顯得不合時宜,但是在婚禮上的祝酒辭應該側重於情感方麵,向退休員工表達敬意的祝酒辭則應當側重於懷舊,諸如此類。

在餐會上,致祝酒辭通常是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優先權。如果無人祝酒,客人則可以提議向主人祝酒。如果其中一位主人第一個祝酒,一位客人可以在第二個祝酒。

在儀式場合,通常會有一位酒司儀,如果沒有,組委會主席,會在就餐結束,開始發言前,致必要的祝酒辭。在不太正式的場合,可以在葡萄酒和香檳酒上來之後,就提議祝酒。祝酒者並不必要把酒杯裏的酒喝幹。每次喝一小口足矣。

你可能根本不碰包括葡萄酒在內的各種酒精飲料,甚至敬酒時也是如此。當酒傳遞過來時,你當然可以謝絕,在祝酒時舉起裝著蘇達水的高腳杯。過去,除非是酒精飲料,否則不祝酒,但是今天各種飲料都可以用來祝酒。無論如何,你應該站起來,加入到這項活動之中,至少不應該極端失禮地坐在座位上。

5.回應祝酒

如果有人向你祝酒,你不用將酒一口氣喝光。站起來喝一些,並道“謝謝”就行了。但是同時要向對方祝酒。如果願意的話,女性可以非常自由地麵對別人的敬酒,而且回答敬酒隻要笑一笑,或向祝酒者的點頭示意就足夠了。在祝酒結束後,還可以朝祝酒者舉起杯子,做出姿勢表示“謝謝你,也祝你!”

6.拒酒方式

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以特定職業為由,如“司機要開車,不能飲酒”等。還可以請人代飲。

本人不會飲酒,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這時,就可請人代酒。代飲酒的人一般與他有特殊的關係。在婚禮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飲的首選人物,故酒量必須大。長輩可以請年輕人代喝,女性可以請男士代喝,酒量小的可以請關係較親密而酒量大者代喝。一般說來,隻要代喝者願意效勞,勸酒者是不好再說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