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波動(2 / 2)

這時,李斯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嬴政,嬴政接著敘述:“寡人滅六國就是為了要消除這些隔閡,沒有國界的劃分,沒有語言的誤解,人們才可以融洽地生活在一起,這樣的國家才有資格被稱為樂土。”

在嬴政眼中,這樣的過度是完美的,是不容置疑的,對於天下人來說,才是真正的樂土。這時,李斯也不忘奉承:“自從陛下統一六國以來,已經整整五年沒有戰事了!”讚歎之聲不絕於耳,不過,嬴政沒有看他,又開始兀自說道。

“天地之間都是大秦的國土,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是大秦的子民。”一派安然的景象出現,有宏偉壯觀的閣樓,有平整有序的房屋,有矗立於天地之間的石雕,也有地底的數千個用泥土製成的士兵雕像,當然了,還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萬千百姓。

不論在陸地,還是在地底,他都要做征服一切的霸主。嬴政或許真的是自古不曾出現過的千古一帝,對於他來說,這世上的千千萬萬的事物,都是屬於他大秦的,他是帝王,是霸主,有著與生俱來的王者氣質。說出的話,做出的事,都是不容置疑的,都充滿著威嚴與不容侵犯。

他的話,換句話來說便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本是出自詩經的一句話,最早來自大周的天子所言,如今,在嬴政這裏也是相當適用的。秦國統一天下,也算是做了和大周相當的事情,自然也用的起這句話。

這時,嬴政有些憤怒,語氣也變得危險和可怕了,他幾乎是厲聲喝道:“在我的帝國,絕對不會允許有墨家機關城這樣的地方存在!”話語中的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了。李斯很幹脆地回答:“是!”

“你說之前的行動是欲擒故縱,目的是為了讓蓋聶和這些叛逆分子躲入機關城,找到機關城的藏身之處?”嬴政問了一句。

“是的,臣下的確有這樣的打算。”李斯大方地承認了,畢竟在陛下麵前,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機關城的確切位置已經找到,想必你一定也有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了吧?”嬴政雖然是在問,其實,他是在命令李斯。

李斯果然不敢怠慢,開口了:“是的,正如陛下所料,臣下已經開始部署下一步的進攻計劃。”一時間,久久無話。

其實,就作為局外人來看,嬴政統一六國,當然是功不可沒。蓋聶以他過人的眼光和見識,以及超人的胸懷與謀略,也當然看到了這一點。他知道,天下長期處於紛爭狀態,百姓必會遭戰火屠戮,難以生存。

因此,他渴望天下統一,因此,他選擇了秦國。因此,他入秦,做秦王嬴政身邊的宮廷侍衛。自然不是為了名,為了利,是為了所有的百姓,不是一國的百姓而是天下所有的百姓。蓋聶之所以不同於常人的原因就是,他永遠比別人看得長遠。

正因為看的長遠,所以才讓當時的人看來是那麼奇怪。不論是入秦,還是叛秦,都讓人難以理解。其實,若是站在他的角度,你會發現,他的動機,再簡單不過了。入秦是為了統一天下,減少戰事,至少能還百姓一個較為安定的生活。

而叛秦,則是蓋聶發現這樣的國並不是他心中所想的國,這樣的樂土,不是真正的樂土,這樣的國,不會給百姓帶來應有的好處,這樣的國,同樣會使百姓受苦。當然了。這樣的國,也不會長久,蓋聶知道。

因此,他離開了,既是為了摯友的承諾,也是為了對這個國度的失望。

嬴政說的沒錯,統一天下,戰火減少,對於百姓固然是好事。但是,他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一統之後的國家,如何治理,才能使它成為百姓真正的樂土,統一隻是第一步,而如何治理才是關鍵。如果不能很好地治理,滅亡,隻是一瞬間的事。

毀滅永遠比建設簡單的多,這是正理。嬴政沒有看到這一點,而蓋聶恰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會失望,他才會毫不猶豫地離開。因此,在這一點上,蓋聶可以說是無比睿智的。隻是,他能看到,能預料到,也能感知到這一切。但是,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

這一路上,隻有他一個人,不是嗎?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一人在做,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因此,他即使想改變,也是頗為艱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