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簡單午餐,吃出精彩(2)(1 / 3)

巴菲特認為,市場先生雖然十分聰明,但是他的買賣行為卻並非無跡可尋。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市場先生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謹慎的家夥,他並沒有直接操縱股價,他隻是一個投票者,當他發現一家上市公司的產品有價值時,他就回毫不吝惜的將自己的選票投給這家公司,從而引起這家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

如果某一家公司經營不善,他們的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變得毫無價值,市場先生則會冷靜的看待這一切,他會將自己的選票收回。市場先生收回了自己的選票,意味著大筆資金從這家公司撤離,於是,它的股價也就相應下跌。

事實上市場先生每天都在反複不斷的做著自己的投資遊戲,因為這樣就會掩藏起他的真實目的,他總是在人們關注他一舉一動時,暗地裏去發掘那些真正有價值的公司,一旦尋找到這樣的公司,市場先生就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將自己的選票投給這家公司,那些能夠發現這些選票去處的投資者才能真正成為市場上的贏家。

真正的贏家非常少,而巴菲特就是其中的一個,這是因為,巴菲特像市場先生一樣看重價值。當市場先生開始給那些價值被低估的企業投票時,巴菲特憑借著自己的細微觀察,迅速跟進,於是他總是能夠低價買到有價值的股票。

對於有價值的股票,巴菲特能夠堅持持有。因為他和市場先生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資本市場上價值為王,隻有有價值的東西才值得投資,也隻有他們能夠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盈利。

巴菲特經常告誡投資人:股價的變動是無法改變的,沒有人能夠真正預測到它。但是這僅僅是短時間內,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股價的走向則是可以預測的,因為它始終會圍繞價值而波動,那些真正有價值的股票,總會讓投資者獲益。

這就如同餐桌上,美味可口的飯菜總是能夠吸引到人們的注意,雖然它的價格昂貴,可是品嚐者卻絡繹不絕,因為美味就是它價值的體現。有價值的股票也一樣,人們總是在尋覓,但是卻無法覓得真跡,隻有那些發現它的投資者,才跟得上市場先生的腳步,實現自己的財富夢想。

投機取巧的飯店去不得

一家餐館在工地附近開張營業,他們推出廉價午餐吸引工地的工人們來這裏用餐。老板顯然是一個投機客,他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值得長期投資的項目,於是飯店是簡陋的,餐具是簡陋的,連飯菜都是簡陋的,他在經營這家餐館的同時已經開始考察新的工地了。沒有人願意忍受這樣簡陋的餐館,工人們寧願選擇在食堂就餐。

這家餐館離開後,另外一家餐館開始在工地旁邊低調的開業了。這家店的老板與前一家不同,可以看出,他是在用心經營,他將餐廳布置的如同家一般溫暖,飯菜也準備的格外可口。沒多久,工人們便成為這裏的常客,絡繹不絕。工地完工後,這裏成為大型社區,餐館老板也搖身一變,成為高檔酒樓的老板。

兩家餐館的老板,象征著資本市場上的兩種投資者,第一種是投機客,第二種是投資人。格雷厄姆曾經第一次明確了投資的概念,並將之與投機區分開來。他認為:投資是一種通過認真分析研究,有指望保本並能獲得滿意收益的行為。如果不能滿足這些條件。則說明這樣的投資行為是在投機。

格雷厄姆曾經教導巴菲特,要他不要過於執著於股票價格漲跌所形成的價差,而是讓他專注於評估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尋找那些價值明顯低於價格的股票,低價買入,長期持有,直到價格回歸於價值。這種根據價值進行決策的行為才是真正的投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價值投資。而巴菲特也從中格雷厄姆那裏學到了如何進行投資,而不是投機。

關於投機,巴菲特曾經為此而損失慘重。在他十二歲那年,善於投資的巴菲特已經開始成為股市裏的常客。有一次,他買下了3隻“城市服務”優先股,同時,他也勸說自己的姐姐以同樣的價格買了那3隻股票。可是沒過多久,這三隻股票就一路下滑到27美元。為此巴菲特的姐姐時常提醒他自己的股票被套牢了。

那個時候巴菲特還是少年,他禁受不住如此巨大的壓力,因此當這三支股票的價格重新回到40美元的時候,巴菲特便不假思索的將它們拋售了。在這次投資中,巴菲特扣除傭金之後,僅僅獲得五美元的利潤。然而從這個時候開始,巴菲特的噩夢開始了,那三支股票開始一路高歌猛進,沒用多久就漲到了二百多美元。巴菲特的姐姐在巴菲特拋售股票的時候,並沒有隨他一起拋售,於是獲得了一大筆財富。

這件事情給年幼的巴菲特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這讓他第一次認識到資本市場上隻有真正的投資客才會贏得最後的勝利,而自己也並不是一個好的投機者。從那以後,巴菲特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不要過分重視賣價,更不要隻顧眼前的小利,投資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深思熟慮以後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