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流餐廳打造一流午餐(1)(1 / 3)

如何選擇最好的牛排店

一些剛剛進入市場的投資者總是會有這樣的迷茫,他們沒有過硬的技術,也沒有很好的理論基礎,他們全然不知道自己應該把錢投入到哪家公司的股票上。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就是找那些名牌公司買進。

這就好比你剛剛到達紐約,放眼望去一排排的牛排店、咖啡屋,可是當你想要吃一頓饕餮大餐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還是“史密斯與沃倫斯基”牛排店,因為這裏早已名聲在外了,相對於其它商家而言,它就是華爾街的名牌餐館。做股票如同吃牛排,當你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盡可能的選擇一家名牌公司即可。

2009年全球最著名的商業雜誌《福布斯》在對全球最富有的總裁排名時,赫然將巴菲特放在了第一位。很多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即使脫離開總裁這個局限,巴菲特也依然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2008年,巴菲特所掌控的伯克希爾公司並非一帆風順,公司資產一度由698.9億美元縮水26%至518.7億美元。

為了扭轉這一局勢,巴菲特從2009年年初開始積極購買一些全球知名公司的債券,試圖重振旗鼓。這一年的2月,在巴菲特的親自主持下,伯克希爾對外宣布他們將從美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哈雷摩托公司那裏購買利率為15%的優先無擔保債券,金額達到了3億美元,而這一切僅僅是開始。

在購買哈雷摩托的債券後不幾天,全球保險業巨頭瑞士再保險公司就對外宣布,他們將從伯克希爾公司得到26億美元的注資。在這筆投資中,伯克希爾公司計劃以可轉債的方式投資瑞士再保險,當然他們的收益也是非常客觀的,他們將得到該類債券的票麵利率為12%。

隨後,全球第二大珠寶公司蒂凡尼也對外宣稱得到了伯克希爾公司的支持,伯克希爾公司先後出資2.5億美元購買該公司的公司債券。根據當時蒂梵尼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申報的數據不難看出,伯克希爾的這筆資金中有1.25億美元買的是8年期債券,另外一般則購買的是10年期債券,兩種債券的年收益率都是10%。

從以上的投資不難看出巴菲特的投資思路,那就是當市場整體環境不容樂觀的時候,那就大膽的去投資那些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這些企業往往都是各自領域內的名牌產品,在全球金融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巴菲特的資金支持對於他們來說無遺是沙漠中的綠洲,而對於巴菲特來說,把錢借給這些名牌企業無遺是最好的投資渠道。

然而,這並不是巴菲特第一次大舉購入名牌公司的企業債券,在很多年之前,巴菲特就對投資名牌企業債券充滿了興趣。

早在1963年,巴菲特就開始對名牌企業垂涎三尺。當時美國捷運公司在美國旅行支票市場上占據了80%的份額,巴菲特認為投資這樣的名牌企業將會獲得不錯的收益,但是這樣的機會遲遲沒有到來。

就在巴菲特為此愁眉不展的時候,機會悄然而至。當時,美國捷運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又遭到了競爭對手的惡意陷害,使得美國捷運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醜聞中。當時,很多投資者認為捷運公司完蛋了,但是巴菲特卻不這麼看,他認為一個名牌企業是不會被這樣的小小困難所擊倒的。

正如巴菲特所料想的那樣,捷運公司的股票雖然在資本市場上節節敗退,從60美元一路下挫到35美元,但是人們卻並沒有因此而拒絕使用捷運公司的產品,相反大多數人已經將捷運公司的服務當作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奧瑪哈的羅斯牛排店,巴菲特看到依然有很多人在繼續使用捷運卡付餐劵,而在奧瑪哈的銀行和旅行社,捷運公司的旅行支票繼續為人們提供著極為便捷的服務,即使是在超市和藥店,捷運公司的旅行支票也未受到任何衝擊和影響,這一點讓巴菲特意識到了名牌公司的強大之處。

資本市場上,捷運公司的股票下跌讓巴菲特看到了希望,他認為這正是介入這種名牌公司的好機會。於是,巴菲特用1300萬美元購入了捷運公司5%的股票,巴菲特的行為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滑稽的、不可理喻的。

然而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是,這家在他們看來名譽掃地的公司卻成為巴菲特掘到的第一桶金,巴菲特也正是憑借投資捷運公司一舉成為華爾街的傳奇人物。這次投資獲得的巨大成功,讓巴菲特深信,那些知名公司總是能帶來意外之喜的。

1980年,可口可樂在資本市場節節敗退,投資人士認為這家美國飲料巨頭正麵臨著崩潰。而巴菲特卻對這家名牌企業充滿興趣,他開始購入大批可口可樂的股票,並不斷增持,到1981年巴菲特先後投入了10.2億美元的巨額資金在可口可樂的股票上。一年之後,這些錢變成了37億美元。

巴菲特之所以在可口可樂的股票上投放巨資,就是因為他相信,可口可樂仍然是美國最好的產品,這個名牌產品不會輕易的倒下。如同在捷運公司所獲得巨額回報一樣,可口可樂成為了巴菲特的聚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