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前世的遭遇,趙義對陌生人並沒有多少信任的感覺,相反內心還隱隱有所排斥。他無比慶幸重生在趙王府中,不僅僅是王府的物質生活令自己沒有後顧之憂,更因為恩愛的父母,單純的兄弟,他們用愛給自己築造了一個溫馨安寧的家。而今天趙義身邊將要多一個陌生人。
顯然趙王夫婦意識到趙仁已經三歲了,雖然兒子做出的事情一件比一件令他們感覺到驚奇,但正是趙義沉穩的表現讓趙王夫婦隱隱感覺擔心。其他孩子三歲的時候還在玩泥巴吧?趙王夫婦覺得應該讓兒子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無憂無慮,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在經過一番商議後,終於決定給趙義尋找一個伴童。趙義知道扭不過父母,也不想違逆父母的一片好心,還是決定接受,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好不容易爭取到自己出去選人。
楓葉城外的一個小鎮,夕陽西下,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不少人家相繼點燃了燈火。透過窗外可以看見淡淡的月影,並不明亮。一戶人家的門外站著一個四十上下的婦人,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年,以及五十左右的男人,在他們後麵一輛馬車上插著一隻火把,正閃爍著淡淡的紅芒。男人拿出一袋銀子問:“決定好了麼?決定好了就跟我走吧。”少年接過銀子,望向窗內,臉上露出一抹不舍,隨後還是堅定將銀子遞給婦人:“大嬸,我走了,以後勞你照顧好弟弟妹妹,若有機會我會回來的。”中年婦人的臉上露出些許不忍,還是答應好好照顧少年的弟妹。少年不再猶豫,徑直走上了馬車。
馬車沿著筆直的道路,飛快的奔向城內,再過一個時辰,就到城門關閉的時候了。“要哭就哭出聲來吧!”幽幽的歎息聲從馬車外傳進馬車。少年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情感,放聲哭了起來。就讓自己軟弱最後一次吧,以後要堅強了,哭了一會,興許是哭累了,少年默默的擦幹眼淚,不再出聲。道路之上一下子隻剩下馬蹄跟馬夫時而發出的吆喝聲。少年名叫張飛,如今已將自己賣入牙行,明天即將被轉手賣出去,想著不再自由的自己,張飛的思緒慢慢飄遠。
張飛家是做當鋪生意的,生意並不見得多好,卻也略有盈餘。隻是一年前一個落魄的漢子拿著一個古董走進了當鋪。當時便當了一千兩銀子,約定好最早半年,最遲三年拿錢來贖。隻是半年之後落魄漢子並未到來,而是一年之後來了位中年文士。中年文士看見古董之後先是大喜,接著卻是一臉失落的一口咬定這古董是贗品,張飛老爹見他說得有理有據,心下也是猶疑起來。繼而上前與中年文士討論起來,就在討論過程中,交換觀看古董時,啪的一聲,古董摔在地上碎了。
中年文士並未推脫責任,連忙上前安慰,並願一力承擔古董的損失。趙義老爹見他說得真切,又想到落魄漢子並不像能贖回古董的人,這都過去一年了,況且這古董還是贗品,於是收下了中年文士的兩千兩銀子,就此作罷。又是快一年過去,趙義老爹稍稍放心,隻覺得再撐過去一年就沒事了。可是就在這時,落魄漢子找上門來,要求贖東西了。看著已壞的古董,落魄漢子臉色瞬間變壞,協商無果之下鬧到官府,最後卻是需要賠償一萬兩銀子出去。
張飛老爹雖也有懷疑到中年文士,隻是中年文士早已杳無音信。東拚西湊之下還是還掉債務,隻是當鋪沒了,大宅子也沒了,家業一朝盡失。趙義老爹日漸消沉,不出數日便撒手而去,趙義娘親失落之下,也是自盡隨他爹而去。都說長兄如父,家中還欠著數百兩銀子,張飛不忍年幼的弟弟妹妹陪自己忍饑挨餓,於是找到在牙行工作老爹曾經的故人將自己賣了出去。一部份錢替老爹還了債,一部分錢丟給隔壁還算善良的大嬸,托她照顧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