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這無聊的等待之中緩緩的度過。
第二天的清晨,王靖便和黃老,馮輝,錢林一起,趕赴玉石展銷會的地點。
雖然“展銷會”這個名頭,聽起來似乎是有些low的,不過這卻也的確是瑞麗每年來最為熱鬧的日子了。
國內大大小小的珠寶商,還有玉石愛好者,在這一天幾乎都聚集在一起。
展館很大,麵積和規模完全不下於一些大型的體育館之類的地方,還好入口很多,也沒有太過繁雜的驗票手續之類的東西,不然的話,估計排隊都得要排上半天。
其實,所謂的展銷會,也不是一家之力能夠辦得起來的,這幾乎是集合了瑞麗的那些玉石商人,才弄得出來的大型活動,在展館的內部,大大小小的各種攤位到處都是。
一眼看去,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毛料。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擺在這裏的,大多都是經過挑選出來的毛料罷了,在倉庫之中,還有更多。
當然,那些王靖他們基本上是接觸不到的了,那些料子,大多都是留給國內的各個大型的珠寶公司的。
不過,就緊緊是在現場的這些毛料,數量已經是多的有些嚇人了,王靖這輩子見過的毛料加起來,估計都不足這裏的千分之一。
那些攤位上的毛料,基本上都是可以自由選擇購買,和外麵商店裏的也沒有多少的不同,不過在今天這個日子,這些毛料的價格自然是要比平時要便宜的多了。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迷信還是怎麼一個說法,這些剛剛進來的新料子,總是更加的受到歡迎,倒也不是說,新的毛料,開出翡翠的概率就更高,而是這些料子畢竟沒有經過太多的挑選,品相好的想必而言會更多罷了。
外麵這一圈攤位,不過是類似於預熱罷了。
真正的大頭,其實還是在內部,那些商家一起牽頭弄出來的類似於緬甸那邊公盤一樣的活動。
基本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料子,都是緬甸那邊流出的,而緬甸也就靠著翡翠這個礦產資源吃飯,對於每年的翡翠公盤自然是極為上心。
而相對來說,國內算是對翡翠最積極的一個國家了,緬甸大部分的翡翠,基本上也都是被國內的商家給買下來了。
那些資曆還達不到直接去緬甸收貨的珠寶公司,隻能退而求其次,到瑞麗來采購了。
在這幾年的經營之中,瑞麗這邊的經營模式倒也是發生了不少的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采用了類似緬甸的公盤式的競價。
這個競價模式,說起來複雜,但其實也相對簡單,分為明碼和暗碼。
所謂的明碼,其實就跟一般的拍賣會差不多,一塊毛料,標出一個低價,然後大家自由競爭,一般,質地較高的半解料子都會采用這種方式,不少的半解料子,基本上都是能夠看出價值究竟幾何了,所以這種方式也算是將其的價值最大化了。
而暗碼,比起明碼來,就有了很多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