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嬰之後,身體獲得了更適合吐納的平台,所吸收的靈力,自然更多,可當達到一定程度後,便會再次遇到瓶頸。
於是,便有了臨界,臨界的目的,是把身體的靈力壓縮,壓縮,再壓縮,從而使得靈力從無形變有形,從有形變液體,再從液體,凝固濃縮。
這一過程,對於修士來說,很有難度,但並非絕對,若是天資足夠,自然可以省事不少。
這也正是臨界修士,對於靈嬰修士來說,好似天一般的存在,根本無法抵抗的根本原因,畢竟其靈力,已然龐大的難以想象。
修士臨界之後,經過常年的吐納,身體會再次遇到瓶頸,也就是臨界後期。
此時,單純的吐納靈力,已然無法解決問題,於是,便有了修士第二次質變!
這是一次不算徹底的質變,但對於修士來說,卻是一次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個達到真正逆天修真的第一個腳步,靈虛誕生。
靈虛,之所以帶一個虛字,正是因為,還沒成型,虛幻之意。
於是,這靈虛一詞,便出現了。
道家修煉,取的也是這個意思,讓人知道還有路要走,這不是終點。
靈虛出現,吸收的天的靈力,比之臨界,根本就是無法言辭表達,完全就不是一個境界。
擁有了靈虛之體,便表示著,從此之後,有了逃脫輪回的可能,有了與天鬥的本錢,有了修仙的資格。
靈虛達到一定程度,便是神靈,這神靈的難度,對於天資要求反倒不如以往那麼高,他注重的是感悟,是對於天道的感悟。
隻有了解了天地法則,才可以從其內找出規律,這種事情,可謂是玄妙之極,懂便是懂,不懂,始終就是不懂。
若是無法感悟天道,那麼即便是吸收再多的靈力,也始終是淪入下乘罷了,就好比是會武術的和不會武術的兩個人,不會武術即便手中有利器,但即便是這利器再鋒利,揮舞起來效果也不會好。
即便是強行揮舞起來,也傷了敵人,但,最終,自己也定然會被這利器所傷。
而感悟天道,獲得參悟,便是讓不會武術的會了有了運用功夫的能力。
隻有感悟了天道,才可以做到把這利器揮舞自如的境界。
如此,便有了神靈的稱呼。
擁有了揮動利器的力量,自然遠遠超過凡人,遠遠超過其他的修士,超脫了人與士的存在,唯有神靈。
隻不過,此神,是並未尋常典籍中所記錄的神靈,而是一種思想,一種內心的變化,一種玄妙的境界。
隻不過這種境界,與之典籍內的神靈有相似之處,所以,漸漸的,才有了神靈一詞的存在。
但是僅僅有了力量還是不夠。僅僅獲得了力量。的確可以揮舞利器。但,卻無法長久。畢竟身體無法儲存太多地這種力量。於是,便有了真神一詞地出現。
隨著修煉身體自然可以儲存更多地力量。這,便是真神!
想要凝結真神,除了參悟之外。還需要神識。參悟與神識結合,化作靈虛地一部分。於是。這神,自然而然,便出現了。
此乃真神!
至於那可被揮舞地利器。則是天地之力,神靈修士。可以揮舞靈虛修士無法掌控地天地之力。這才是被稱之為神地原因之一。
而所謂的天地之力,究其根本,正是那天道參悟。根據每個人感悟地參悟不同。感悟地天地法則不同,所展現出來的,也是不同地天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