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鳥非常同情牛郎與織女的遭遇,於是每年七月初七,成千上萬的鵲鳥群集河上,口尾相銜,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相聚。據說七夕過後,鵲鳥的羽毛都會七零八落地脫掉不少,就是因為辛苦搭橋的緣故。
神話漫談
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傳說牛郎織女一年一度會在銀河鵲橋上相會。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它作為中國的情人節,因此每到七夕之夜有情人總愛仰望星空祈禱愛情忠貞不渝。
三戲海龍王
很久以前,東海有個島,島上有個魯家村,住著十幾戶魯姓的莊稼人,他們種著碗大塊地,在海裏捉些沙蟹摸些魚蝦,勉強糊口度日。
島上幹旱少雨,人們便殺豬宰羊,到龍王廟去求雨。龍王高興了,就賜一點雨水,種田人才能得到一點好收成,但年年供豬獻羊可把人們折騰苦了。
這一年又遇大旱,人們實在熬不住,便紛紛離鄉背井,外出謀生,最後隻剩下魯大一家。老婆說:“魯大呀!草根也焦了,樹皮也軟了,我們還是趕快逃命吧!”
“不!我想想辦法。”魯大說。
第二天,魯大來到龍王廟,隻見廟堂坍了一個屋角。海龍王端坐在上麵,身上布滿蜘蛛網,供桌也漏了一個像頭一般大的洞,殘破不堪。魯大對著龍王像打個揖說:“龍王呀!你瞧你不通人情,如今門庭冷落,香火全無,連個掃掃地、揮撣灰塵的人也沒有。要是你能下一場大雨,讓我今年豐收,我便會許你一場大戲。你不稀罕全豬全羊,我就供你一個活人頭,你看好不好?要是行!咱們就一言為定,今朝下雨。”說完就回家了。
這天,蟹精在龍王廟內值班。他聽了魯大一番話,趕忙回水晶宮向龍王稟告。
龍王捋著龍須想:豬羊雞鴨,山珍海味,我樣樣都吃過,這新鮮的活人頭,倒值得一嚐。況且這幾年弄得我廟宇不整,香火不續,正好趁此機會興旺起來。於是他招來風婆、雷公,帶了蝦兵蟹將到魯家村來布雨。
魯大正在家中整理農具,將近中午,電閃雷鳴過後,傾盆大雨直潑而下。大地張開幹渴的嘴貪婪地喝了個夠。
不久,雨過天晴,魯大便忙著耕耘播種。龍王為了嚐新鮮的活人頭,也暗中幫忙,叫蝦兵蟹將在魯大田中施肥除蟲。禾苗猛躥瘋長,到秋天,隻見稻穀一片金黃,像一片片碎金鋪滿莊稼。魯大又是收割,又是整場翻曬,忙的不亦樂乎。龍王呢?此時正穩穩地坐在寶座上,美滋滋地等著魯大人供上新鮮的活人頭呢。
可一直等到大年三十,魯大才拿了一把掃帚來到龍王廟。龍王不禁滿腹疑惑,隻見魯大作揖道:“龍王呀!我們有約在先,我許你一場大戲,一個活人頭,今天我帶來了,請先看戲,再吃人頭。”
說罷,便手執掃帚,在廟內手舞足蹈,前翻後滾地著實表演了一番,弄得廟內塵土飛揚,烏煙瘴氣。龍王正想發怒,一想算了,可能他請不到戲班子,胡亂代替,還是等著嚐鮮人頭吧!
魯大耍完戲,把掃帚一扔,笑嘻嘻來到供桌前說:“現在請龍王吃人頭!”說著,便趴到供桌下,把頭從供桌的破洞裏鑽出來。龍王見供桌上突然冒出一顆人頭,興奮極了,可桌子上連把刀子也沒有,看來隻能用手撕了,於是他便伸出一雙枯瘦如柴、指甲三寸長的龍爪,向魯大的頭抓去。這時,隻見魯大把頭一縮,笑嘻嘻地從桌底下鑽了出來:“龍王啊!戲你也看了,頭也嚐了。我呢!願也還了。咱們兩不虧欠,還希望來年再照顧照顧。”說完,拿起掃帚,揚長而去。直把個龍王氣得兩眼冒煙,龍須倒豎:“好你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窮小子,敢耍弄本王,還要我來年照顧?我要讓你顆粒無收!”
他吩咐蟹精:“明年,魯大的田裏隻準長根,不許結果。”
第二年,魯大剛巧種了蕃薯,虧了蟹精盡心盡力,蕃薯才長得個個像大腿似的。龍王聽說魯大又獲豐收,便叫蟹精下次隻準肥葉不準開花。可巧魯大次年種了大白菜,那蟹精又把大白菜養得像小穀籮一般。
龍王氣得暴跳如雷,龍筋暴起,一旁的龜丞相獻計道:“大王不就是要報仇嗎?這有何難!隻消派一個小卒前去把魯大捉來不就了事了。”
龍王一拍腦門,“對呀!我怎麼沒想到!”他連忙把蟹將叫來如此這般吩咐一番。
再說魯家村這一年,已是另一番景象,外出的鄉親們都已陸續回鄉。魯大家裏雖說不上富裕,卻也過得下去。這蟹精來到魯大門前時,魯大夫婦正在廚房裏做飯。隻聽見魯大說:“叫阿大提蟹去,煮熟了好當菜吃。”
魯大本來是想叫大兒子下海去捉沙蟹,蟹精卻大吃一驚:“不好!我還未進門,他們都作好了準備,我進去不是等死嗎?。”
嚇得他連滾帶爬,逃回了水晶宮,加油添醋地向龍王稟告,說魯大是神人,能未卜先知,要不是自己逃得快,小命早就報銷了。
龍王將信將疑。龜丞相說:“大王不必煩惱,下官陪同大王親自去一趟,便知分曉。”
傍晚,龍王與龜丞相來到魯家村。龜丞相道:“大王,我從前門進,你從後門進,這樣魯大就插翅難逃了。”
這時,魯大剛耕田回來,把從田溝裏捉到的一隻烏龜扔給門前玩耍的孩子,便進屋準備吃晚飯。這時,一位鄰居在門外喊:“魯大叔,你家門口的大黃(牛)跑了!”
原來栓在後門的大黃牛掙斷牛繩跑了。魯大忙朝門口叫道:“阿大,把烏龜交給阿小,快拿根繩來,跟我去後門抓‘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