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塔烏親傳神諭三個月之後,就有消息從邊境傳至京城庫斯科說,在距離首都三百公裏的阿塔瓦利亞以外的欽查地區各省發生了叛亂。但亞瓦爾·瓦卡克國王仍然不予理會,他認為那是附庸神諭的道聽途說,是為王子開脫罪責。沒過幾天,消息再次不脛而走。等到消息第三次傳入庫斯科城時,已經說得有鼻子有眼,似乎是千真萬確的了。消息說,昌卡族人夥同安科瓦柳·烏拉馬卡、維爾卡、烏圖蘇科亞及其附近各部族已經舉兵造反,國王派駐各省的省督和官員均遭殺害,一支四萬多人的大軍正向京城日夜兼程,快速推進。
這時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才派人前去打探。誰知,派出去的人很快就回來稟報說叛軍果真來犯,馬上就到庫斯科城下了。由於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一點兒準備都沒有,一時間大為驚慌,手足無措。百般無奈之中,他隻好任憑那些殘暴驍勇的叛軍一路上攻城略地,幾乎毫無阻擋地向庫斯科長驅直入。自己則向科利亞地區撤退,期望能暫時保全王族的元氣和自己的性命以圖東山再起。主意已定,亞瓦爾·瓦卡克國王便帶著能跟隨自己的一些印加王族,一直退到城南三十裏處的穆伊納狹長的河穀,在那裏安營紮寨,在那裏一麵猶豫觀望,探察敵人在路上的動靜,一麵等待援軍到來。
國王既已臨陣脫逃,庫斯科城也就等於被拋棄,大家也隻好收拾行囊一逃了之。頓時之間,繁華熱嚷的庫斯科眼看著便要成為一座杳無人蹤的空城。一些出逃的人在路上遇見了因為傳遞神諭而被人們尊稱為維拉科查·印加的阿塔烏王子,向他哽咽著細述了欽查地區北方數省叛亂的消息,並在神情之中略帶鄙棄地向王子報告說,他的父親印加王因為敵人突然來犯,無力抵抗,已帶領王族成員向南方的科利亞方向撤退。
王子得知父王棄城而逃,心情非常沉痛。他當機立斷,吩咐這些報信的和身邊追隨的幾位牧人趕往城裏,以他王位繼承人的名義對沿途碰到和在城裏遲滯未走的印加人傳令,凡是能夠拿起武器的人都要武裝起來,去追隨他們的君主印加王,他自己也要去把父王追回來;並要他們把這道命令輾轉相告。
維拉科查王子下過這道命令以後,連庫斯科城門也未進,便離開那裏抄近路去追趕他的父王。他一路疾行,在穆伊納狹長的河穀趕上了印加王,他尚未離開那裏。王子風塵仆仆,渾身已被汗水浸透,手握一杆隨身攜帶的長矛來到印加王亞瓦爾·瓦卡克麵前,慘然而又嚴肅地,聲淚俱下著對他說:
“印加王,僅憑一條尚未驗證真假的消息,聽說有幾個百姓發動叛亂,卻連敵人的影子都未看見,您就棄您的宮室和朝廷於不顧望風而逃,怎麼對得起列祖列宗前輩諸代印加王和太陽我父的托付和帝國的偉業?您把您的父親——太陽神的廟宇和忠心耿耿的百姓拱手交給那些野蠻的敵人,任憑他們穿著肮髒的鞋子去踐踏,讓他們隨心所欲在那裏幹著我們的先輩明令禁止的那些極其野蠻無恥、褻瀆神明的事,讓他們用無辜者的鮮血,染紅神聖的祭壇,這是何等令人痛心疾首?”
“我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敢冒死請命迎敵,寧可讓他們殺了我,也要證明我們高貴的血統不愧是純正的太陽神的血統,決不容他們大搖大擺踏進庫斯科一步!我不願活著看到那些野蠻人在太陽和他的兒子們建立的神聖的帝國京城裏幹著那些令人深惡痛絕的勾當。願意跟隨我的人都跟我走,以自己的行為證明自己不愧是太陽的子孫,我們共同的父親太陽在天上看著我們呢,他不會棄我們不顧的!我要讓你們看看什麼叫做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什麼叫做舍身取義,共赴國難!”
王子非常痛心地說完這番話,看都未再看他父親一眼,粒米未沾,滴水未進,立即返身奔向庫斯科城。跟隨國王一起逃出的印加王公——有他的兄弟,叔侄和其他親屬,共計四千餘人,除了老弱病殘的人留在國王身邊外,全都隨同王子一同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