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兩個要件:造勢和吃飯(1 / 2)

泗水郡沛縣豐邑中陽裏平民劉煓生了四個兒子,劉伯、劉仲、劉季、劉交。

我們的先民,生生不息,農民如螻蟻萬千,命價輕賤。這塊土地,曆來兵災不斷,洪水肆虐,每一個人,都是祖先從血泊中掙紮了遺傳下來的基因。

人類是獸族,天地間一群最殘忍忌刻的惡獸披上絲履,附以禮儀,組成社會。場麵上是老莊孔孟,實地裏是弱肉強食,從無公平正義可言。上天創造這個族群,也無意於附加公平正義在其中。這個族群,辛勞者貧賤,創造財富者卑微。享受實利並掌控大局者,是“脫離了低級趣味”——耕田種地、紡紗織布等具體勞作的“純粹的人”。耕田的、做豆腐的、賣肉的、殺豬的、打鐵的……上天生汝為農民,就是生了一隻工蜂,勞作吧,於這個社會而言,你的麵貌毫無意義、你的情感一文不值、你的汗水讓人厭惡,你的意義就是辛勞至死,產出食貨。

劉家的四個兒子,原本隻是四隻工蜂而已,誰會想到其中的一隻,竟然長出鱗片,幻化為龍呢。而他幻化為龍的過程,又有多少隻工蜂為之肉身成泥,屍骸枕籍?

泗水亭亭長劉季、漢開國皇帝劉邦,一生與龍、蛇之類泥鰍狀的動物有緣,最著名的三次:蛟龍野合、醉臥化龍、斬蛇起義。三件事都比較邪門,卻言之鑿鑿地寫入了正史。

我們知道,司馬遷是正人君子,寫的是信史,不會騙人的。在這些近乎神話的描述中,透露出真實的信息。據知情人介紹,這幾件事都是真的。

先說蛟龍野合。劉季生於農家,卻畏懼勞作的辛苦,為吏前靠父兄養活。當時大家都不知道劉季是老天的兒子,多年後被稱為“高祖”,很輕視他——秦這個時代,不當兵打仗,不生產糧食,就無法獲得爵位,論為賤民。劉煓厭惡這個兒子,時常數落道:“蛟龍上了你媽的身,生出你這禽獸。”後來司馬遷著史,采信了這一說法,在書中記載:“其先劉媼嚐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真夠奇幻的,但司馬遷沒說謊。

醉臥化龍、斬蛇起義,包括老奶奶在路上哭,什麼赤帝子殺了白帝子,也是真的。這個下文再說。

與大多數天朝子民一樣,劉季喜歡吃,追逐口腹之欲。今天淩晨兩三點鍾還在飯場混的人,基本就是他的子孫——這些人未必姓劉,血脈上卻有因緣關係。

有些人活了一輩子,唯一的用處是將好東西變成屎。

吃,是個大問題,曆朝曆代的人都很在乎。

鄭國的公子姬宋天生吃貨,食指動時,必嚐異味。一次晉見國君姬夷,食指大動,正逢姬夷以黿肉宴請群臣。姬宋以為會請他吃,姬夷故意不給。姬宋大怒,伸手到鍋子裏沾起肉汁嚐了一下(染指),揚長而去。姬夷大怒,準備幹掉他。結果,反被姬宋所殺。黿生活在水中,外形像龜。從春秋時代就被這些貨吃,吃了幾千年,到今天已經極度瀕危,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現代人還敢吃,就要判刑了。可即使判刑,也不至於死,姬夷卻把命搞丟了。可見,吃這個問題,是個大問題。

鄭宋交兵,戰前,宋國主帥華元殺羊犒勞將士,忙亂中忘了給駕駛員羊斟一份——這個就很麻煩。交戰時,羊斟對華元講:“分發羊肉的事你說了算,駕馭戰車的事,我說了算。”把車趕到鄭軍陣裏。主帥不明不白被活捉,宋軍徹底歇菜了。現今我們請十幾個人吃羊肉火鍋,也不過千把塊錢,這個事件中,羊肉卻活活搞垮了一個國家的軍隊。如今領導視察地方,下屬給領導土特產,也會給司機一份。至於是不是吸取華元的教訓,就不可考證了。

中山君設宴款待名士,司馬子期沒喝到羊肉羹,懷恨在心——又是羊肉,以後讀者吃羊,務必以謹慎的態度麵對,不能咋咋呼呼的,還要看看同桌的人心理素質好不好,開不開得起玩笑。否則,下場很……子期到楚國,極力諫勸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國破,中山君出逃,隻有兩個人跟隨。中山君問:“眾人跑路了,你們為何忠心耿耿,我對你們很好嗎?”兩人回答:“從前有一個人,獲得您賜予的一碟食物免於餓死,我們是他的兒子。父親臨終囑咐,中山君是我們的大恩人,中山國有變,應竭盡全力,不惜以死報效國王。”

還有一件事,發生在視生命如草芥,情感脆弱,動不動就自殺的戰國時代。孟嚐君夜宴門客,有人無意遮住了燈光——那時沒有電,能有多亮;穿的衣服又寬鬆,擋住是很正常的。客人誤認為主人的菜肴比自己的好,所以遮遮掩掩,非常生氣,放下筷子辭行。孟嚐君立即把飯菜給客人看。客人見飯菜一樣,萬分羞愧,拔劍抹了脖子。那個時代,能佩劍的,估計也是個貴族,為一頓飯菜就做掉自己,實在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