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有大山,綿綿蕩蕩十萬座!大山鍾靈毓秀,四季蒼翠。在哪怕有一塊石頭都要封為奇石,大做旅遊文章的今天,這裏卻依然是人跡罕至,未受打擾,當真是難得的很。
在這十萬大山的某一座裏,卻世世代代的居住著一個不大的村落,全村百餘戶人家,數百村民。過著與世隔絕的恬淡生活。日出而做,月出則息,自給自足,很少與外界交往。唯有一條綿延坎坷的小路直通山外,每過月餘,則由村長指派二十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挑著村民自己燒的木炭,拿出去賣了,然後買回些村民生活所必須的物什。
山中不知歲月,這種恬淡,與世無爭的生活一直持續了數百年,哦,不,也許已經數千年了。直到這一年,龍少群長到了十五歲。
龍少群是這個小山村唯一的外來人,本來是兩個,他和他的爺爺。可是三年前,醫術高超,出神入化的爺爺救活了無數的人之後卻沒能救活自己,盍然病逝,於是,全村就隻剩下了龍少群這一個外來人。
自從龍少群三歲懂事起,他就開始接觸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三歲習頌三字經,四歲讀詩經論語,諸子百家,五歲習圍棋之道,六歲潑墨作畫,七歲彈箏撫琴,吹蕭奏笛。至於爺爺的醫術更是龍少群每日不可或缺的必修項目。問診把脈,對證處方,選藥煎藥,針灸拔罐,依靠著聰穎的天資,龍少群十歲就弄了個通透。
總之從三歲開始,龍少群就不知道什麼叫空閑,每天比起村子裏的大人們還要忙上三分。十歲的時候,爺爺將龍少群叫到身前,鄭重的將一本用黃綢包裹的經書遞給了龍少群,書頁上,龍飛鳳舞的寫著〈孟蘭金經〉四個大字,讓龍少群足足的看了半晌。
從那天開始,龍少群每天又多了一項功課——練功!孟蘭金經名曰為經,其實卻並不是經書,而是九副人體畫像,九副被紅色的箭頭畫的亂七八糟的人體畫像。不過看到爺爺那嚴肅恭敬的模樣,龍少群是萬萬不敢將心中的輕視表現出來的。
在爺爺的指點下,龍少群開始了對第一副畫像的修煉,第一副畫像最簡單,箭頭最少,不過卻也是最難的。爺爺告訴他,那些個箭頭代表著所謂的真氣,箭頭勾畫的路線顯示著真氣運行的路線,隻有將真氣按照著箭頭所示流暢的運轉,才算是大功告成。
為了能體會到爺爺所說的真氣,每天天不亮龍少群就要爬道村子周圍的一座高山上,對著太陽升起的方向,拚命的吞吐吸納,細細的體會著爺爺所描述的那種真氣在體內流動的感覺。足足過了月餘,龍少群才勉強在自己的體內感受到那麼一點兒細若遊絲的熱氣兒,急忙按照著人體畫像上所示運轉開來,這第一遍龍少群足足用了一個上午才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