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並戰計(3)(1 / 3)

而安放“梯子”,要講方法,對貪婪之敵,則以利相誘;對孤傲之敵,則以示己方十分弱小來誘騙敵人;對魯莽之敵,則設下埋伏以使其中計。總之,要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放好“梯子”,使敵中計。《孫子兵法》中最早出現“去梯”的記載。《孫子·九地篇》:“帥興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將帥率領軍隊要攻打敵人時,把自己的軍隊置於隻有前進,沒有後路可退的境地,迫使全軍將士與敵人決一死戰。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原文】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也。

【注釋】

借局布勢:局,局麵、手段。勢,陣勢。全句的意思是:

借用某種局麵(或手段)布置成有利的陣勢。

力小勢大:力,力量。這裏指軍隊的兵力。勢,這裏指的聲勢。全句意思是:兵力弱小但可用聲勢顯示出強大的樣子。

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語出《易經·漸》卦。全句的意思是說鴻雁飛在天空漸漸地遠行,最後落在大地上,它的豐滿的羽毛,使它更顯得鬥誌昂揚,這是人們值得效法的,這也是吉兆之象。

【譯文】

借用某種局麵(或手段)布置成有利的陣勢,力量弱小但可用聲勢顯示出強大的樣子。鴻雁飛在天空漸漸地遠行,最後落在大地上,它的豐滿的羽毛,使它更顯得鬥誌昂揚這是吉兆的象征。

【戰例】

之一

戰國中期,著名軍事家樂毅率領燕國大軍攻打齊國,一路攻下七十餘座城池,齊國隻剩下褸莒和即墨這兩座城了。

樂毅乘勝追擊,包圍了這兩座城池。齊國頑強抵抗,燕軍久攻不下。

這時,有人在燕王麵前添油加醋說:“樂毅不是燕國人,當然不會真心為燕國賣力氣了,不然,兩座城怎麼會久攻不下呢?”

燕昭王並不懷疑,可是燕昭王去世,繼位的惠王中齊反間計,立刻用自己的親信名叫騎劫的大臣去取代樂毅。樂毅自知與己不利,隻好逃回趙國老家。

齊國守將田單也是非常有名的軍事家,他深知騎劫根本不是個將才,雖然燕軍強大,隻要計謀應用得當,一定可以打敗。田單首先利用兩國的士兵都有迷信心理,他要求齊國軍民每天飯前要拿食物到門前空地上祭祀祖先。這樣,成群的烏鴉、麻雀趕來爭食。城外燕軍乍一看,覺得很奇怪:原來聽說齊國有神師相助,現在連天上的飛鳥每天都定時朝拜。弄得人心惶惶,非常害怕。

接著田單又施一計,讓騎劫本人上當。田單派人到處放風,說樂毅過於仁慈,誰都不怕他。如果燕軍割下被俘俘虜的鼻子,齊人肯定會嚇破膽。騎劫覺得有道理,果然下令割下俘虜的鼻子,挖開城外齊人的祖墳,這樣殘暴的行為激起了齊國軍民的義憤。

田單的第三計,派人送信給騎劫,大誇騎劫有治軍的才能,表示願意投降。同時還派人裝成大戶人家,帶著金銀財寶偷偷出城投降燕軍。騎劫確信齊國已沒有多少能力防衛了,隻等田單開城投降了。

田單最絕的一招是:齊軍兵力不如燕軍多,即使進攻,也很難取勝。為了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城中找來一千多頭牛,在每頭牛的牛角上綁上尖刀,牛身上披上畫有五顏六色圖案的紅色衣服,還在牛尾巴上綁一些浸了油的麻葦。

另外,選了五千名精兵,穿上五色花衣,臉上塗上各種顏色,手握兵器,命他們跟在牛的後麵。

這天夜晚,田單命令把牛從新挖的城牆洞中放出,點燃麻葦,牛被驚嚇,直奔騎劫軍營。燕軍根本沒有防備,再說,這火牛陣勢,燕兵也沒有見過,一個個被嚇得到處逃命,哪裏能夠還手。齊軍五千勇士接著衝殺進來,燕軍死傷不計其數。騎劫也死於亂軍之中,燕軍大敗。齊軍乘勝追擊,接二連三地收複七十座餘城,使齊國轉危為安。

田單可以算是善於運用各種因素壯大自己聲勢的典範。

之二

三國中張飛本是一員猛將,軍事計謀並不是他的專長。

但是,他卻能在危急關頭,用計謀嚇走曹操大軍,這不能不說他有過人之處。劉備起兵之初,與曹操交戰,多次戰敗。劉備勢單力薄。這時曹操帶兵南下,直達宛城。劉備不讓城中百姓慘遭曹軍的屠殺,便決定帶領新野平民百姓退守江陵。由於帶的老百姓人數太多,所以軍民行走的速度非常慢。等曹兵追到景山時,與劉備的軍隊打了一仗,劉備兵敗而逃,他的妻兒都在亂軍中衝散了,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