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都市剪影(3)(1 / 2)

平安神宮殿堂仿效平安朝皇宮正廳朝堂院建造。建築宏偉壯麗,為明治時代庭園建築的代表。其大殿為琉璃瓦所蓋,遠眺屋宇,金碧輝煌。神宮內的回廊庭園,由東南西北四苑組成,中間有白虎池、棲鳳池、蒼龍池。宮內湖上的亭閣,都是仿照中國西安寺廟的結構。

二條城,初建於1603年。它的富麗堂皇與樸素的故宮恰成鮮明對比。城堡以巨石做城垣,周圍有東西長500米,南北長300米的護城河,河上有仿唐建築。初為德川家康到京都的下榻處,後因德川慶喜在此處決議奉還大政而聞名。1886年成為天皇的行宮,1939年歸屬京都府。

主要建築有本丸禦殿、二之丸禦殿等。殿內的牆壁和隔扇上有狩野派畫師所繪的名畫。

被稱為”三步一寺廟、七步一神社”的京都有佛寺1500多座,神社2000多座,這裏是日本文化藝術的搖籃,佛教的中心。

金閣寺,原為西園寺恭經的別墅,後給足利義滿。

足利義滿死後,根據遺言改為禪寺,取名鹿苑寺。金閣寺為3層,第2~3層的外牆用金箔貼成,遠遠望去,金光閃閃。3層高的金閣寺,每層都象征著不同時代的風格:第1層是平安時代,第2層是鐮倉時代,第3層是禪宗佛殿的風格。塔頂尾部裝飾著一隻金銅合鑄的鳳凰,堪稱一絕。銀閣寺位於京都東山麓,1482年由足利義政按金閣寺造型修建,與金閣寺齊名。銀閣寺原來也是別墅,興建時曾計劃把外壁飾以銀箔,但建造完成時未鍍上銀箔,改名“慈照寺”,俗稱銀閣寺。

大德寺,建於1319年,後被戰火所焚。大燈國師為開山祖師。經過幾十年的漂泊布教後,一休大師(聰明的一休),以80歲的高齡任大德寺的主持,重建了大德寺。至今大德寺還保存著一休大師的遺墨。

清水寺坐落在東山山麓,創建於798年,後由德川家康將軍於1633年重建。清水寺在音羽山半山腰,依山而建,正殿(本堂)建在懸崖邊。前部是懸空的“舞台”,下麵由139根高大圓木支撐,高15米。

京都的花園也很有名。其中尤以與禪宗有關、別致的“陸景”型花園最具觀賞性。花園中最動人的,可能要推桂離宮了。這座奇異的花園建於17世紀初,占地14畝,設計很巧妙。你看到的湖、山和山穀,都因視角的關係而顯得向你逼近。

京都是觀賞紅葉的名地,京都嵐山,嵯峨野附近的楓尾,人煙稀少的大原等處,皆以紅葉美豔而聞名遐邇,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京都的魅力不僅僅在於曆史、傳統與美景,它還擁有眾多的大學和現代教育研究機構,作為學術大都市而聞名於世。

京都雖然是人口超過146萬的大都市,卻到處綠意盎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曆史建築相和諧,古物慈樸,新物情濃,保證會給每一位來訪的客人一份驚喜和感動。

科技的發展推動著日本經濟的騰飛,可是在京都,古老的手工藝品仍然備受尊崇。京都有個一個人的工作坊,他一生隻製造一樣東西:和服腰帶上的辮穗。另外一間店鋪,八代以來專門製造念珠(每串108粒,象征人生的108種痛苦)。很多店鋪都賣扇子,不過家家都有點不同。此外還有一些店鋪,專門銷售梳子。不要以為他們不會賺錢,他們屬守傳統,也能發家致富。

京都著名的“綴織”,就是用手指的編織。每一個織工,都把指甲尖銼成鋸齒形狀。他的雙手動作迅若閃電;每一個指甲V字形的凹口上鉤著交叉的線,接照織機下的彩色圖案編織。由於手工精細費時,用料貴重,所以織物有時可以賣到430美金的高價。據說一條日本和服的帶子(通常是27寸寬、13尺長),售價超過1.5萬美元。

京都還有很多奇觀,如日本最大的銅鍾、最高的寶塔、最古老的寶塔、曆史最久的學校等。京都有一座高山,在半山腰上刻著世界上難得一見的大字,高524尺、闊262尺,就是中文草書的“大”字。

第三節 海濱勝地——衝繩

相信我們對琉球這個地名並不陌生,但琉球到低在哪裏呢?曆史上,衝繩是獨立王國琉球王國的所在地,自古以來與中國﹑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國家保持緊密的文化交流和海外貿易,所以,無論從內俗習慣,文化飲食,還是建築等方麵來講,都與日本其他地方有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