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
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智慧,五行學說認為,天地萬物的一切一切都可歸結為五種基本要素,即金、木、水、火、土。
金不是指金子,而是指剛勁性;木也不是指樹木,而是指伸屈性;水是指抑下性,火是指炎上性,土是指化生性。五行學說認為,宇宙事物都是由這5種基本要素組成,人也不例外,人的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乃至人的命運,都可以用五行學說來闡釋。
在古代命理學上,五行學說主要是與天幹地支配合來推算人的命運,故五行要素蘊台在由幹支表示的年、月、日、時中。再根據五行的相生相克來推斷人的吉凶。
五行相生的關係是:
金生水——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金屬做成的器皿可以用采盛水。或這樣理解,金屬遇熱可轉化為液體。
水生本——水能使植物生長茂盛。
木生火——樹木燃燒便成了火。
火生土——使事物化成灰燼,成了土的一部分。
土生金——各種金屬都埋藏在土地之中。
五行相克的關係是:
金克木——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金屬做成的斧子可以砍伐樹木。
木克土——樹木的根源可以“穩”住土壤不致流散。
土克水——用土築成的堤壩可以攔截河水使之不致於泛濫。
水克火——水可以滅火。
火克全——火可以使金屬熔化。
五行學說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相互生成(相生)和相互製約(相克),用在人的命理上,五行相生就是吉,五行相克就是凶。
用五行推測分析命理時,一是將五行與天幹地支配合,二是將六十甲子和五音十二律結合起來,稱為“納音五行”。前者又稱正五扡。
“納音五行”的規律是:
甲子乙醜海中金,丙寅丁卯爐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劍鋒金,甲戌乙亥山頭火,
丙子丁醜澗下水,戊寅己卯城頭土,
庚辰辛巳白臘金,壬午癸未楊柳木,
甲中乙酉井泉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醜霹靂火,庚寅辛卯鬆柏木,
壬辰癸巳長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中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醜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己複燈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中巳酉大驛土,度戌辛亥釵釧金,
壬子癸醜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砂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正五行和納音五行之間的關係是,五行為經,納音為緯。相傳四柱推命法的創始人徐於平是專用正五行,但與實際事實常常有出入,於是便采用納音五行。《命裏探原》載:“大概看日元之強弱,定用神之得失,皆以正五行為主。若欲補偏補弊,酌盈濟虛,又當參看年、月、日、時之納音。”
五行學說是根椐我國古代哲人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推演發展出來的一種預洲判斷人與自然的方法技巧,其基本理論至今仍在某些領域裏運用,例如中醫學,中醫藥物學,中醫人體體質學等,其相互矛盾,相互轉化,相互依存,相互製約,物極必反,運動循環以及萬物本體等問題,又是古今中外哲學中最具魅力、最有意味、最花樣繁多、五彩繽紛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永遠在啟發人們智慧的問題。然而,如果將其發展到極端,將其生搬硬套處處事事對號入座,那又是一種謬誤了,所以我們說,五行說的精華在於它的基本思想,而不是推演的技術和具體操作方法。
這裏根據《三命通會》和《窮通寶鑒》編譯出“五行與人生”供讀者參考。
金與命運
1.年份之金
甲子乙醜海中金
海中金,這種命運的人就如同海中的金屬。由於水火不能相容,因此海中金成器不依賴火來促成。屬於海中金命格的人,一生命運如同月光下蚌殼中的珍珠,光彩照人。此年出生的人與己未相處溶洽,因為己未屬火,金火相濟,幸福美滿。如果命中甲子逢戊寅、庚午的話,這金便依土促成,即土生金;而乙醜逢丙寅、丁卯,這金便受火克製,既是土成金,又是火克金,同時火生土;與此同時,天幹會出現三奇這種情況。凡屬於納音五行中的這一類命局的人,都是前途無量,名利雙收的。
壬寅癸卯金箔金
金箔金通常用來描彩,描彩離不開水;在平地木上描彩的效果最佳,但平地木怕火,因火能燒毀木,所以遇火會夭折,而且最忌丙寅丁卯的爐中火。因金箔金喜歡與平地木相處,而平地木最喜歡有井泉、澗下或天河諸類清瑩的水滋潤,因此日柱時柱有清水,月柱有木,才會有吉祥的命運。溪水漂蕩會使樹木根動搖,海水太深使樹木根基無依無靠,如果命中遇上這兩種水,生活道路就不會那麼順利了。
庚辰辛巳白蠟金
白蠟金生性喜歡火的熔煉,但如果在庚辰年裏或遇上庚辰年出生的人,就會受不了庚辰太旺的火,這時如果沒有水來降溫,白蠟金會化為烏有,屬這個命格的人會貧困或夭折,如果遇上辛巳,人生就會很順利。白蠟金命中不宜多見木,因為這種金氣數弱,不能克製木。但如果柱中遇上的火氣太虛,就必須有木來生火,才能財權兩進。屬於白蠟命的人,如果日時兩柱遇上了辛巳或乙巳,那麼這人如九月瀟風怒號的樹木中竄出的一隻猛虎,所向無敵,做什麼事沒有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