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有腐敗(1 / 2)

“一個類似元老院的地方?”向安皺著眉頭,“由誰來掌握?”

“當然是各行行首了。”紀晟掰著手指頭,“現在界河商市有釀酒、營造、地產、海貿、造船、木材、牲畜、米糧、藥材、刻印、造紙、磚石泥灰、金銀器皿、青樓瓦子、酒樓飯館、奴隸販賣等十六個大行會,另外還有七十二個行會,總共有八十八個行會。大行會有行首四人,行會有行首一人,攏共有16名行首。武好古那廝又能掌握幾人?”

“最多三四十個吧。”張克相算了一下,“不過十六個大行會中有一半在他手裏,釀酒、營造、米糧、藥材、磚石泥灰、刻印、青樓瓦子等七個行會都聽他的。”

“那也比在元老院中的力量多了。”紀晟笑著,“元老院裏舉手,咱們就三隻手,武好古那邊有十六隻手……根本沒得比啊!可是如果有個行會院,他最多能有三四十隻手,而咱們至少也能拉到二十人!”

“行會院?”向安想了想,“武好古不會答應的吧?”

“有辦法的!”紀晟道,“紀憶之在信裏麵給支了一招。”

“是何仙招?”張克相問。

“讓《士林》旬報在杜忠義的案子出來後鼓動行會抗稅!”紀晟道,“沒有行會院,八十八行就不納行稅!”

這算是無代表,不納稅嗎?一邊忙著籌備自己的商市,一邊還要在百忙之中抽空給武好古搗亂的紀憶,大概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這個不是商人的士大夫,都快變成封建主義掘墓人了……

武好古當然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商市已經進步到這種地步了,他這個時候正在政所的會議室裏麵聽取彙報。

界河商市政所大樓是一棟四層高的“大廈”,和“博士團總部”大樓差不多的模樣,坐落在半圓形的商市南城的半圓心,靠近界河的地方。會議室位於三樓,是一間朝南的長方形房間,房間裏麵擺了一張長桌子,武好古就在桌子中間,背北麵南的位子上坐著,麵前擺著一疊記錄用的信紙和鉛筆,還有一疊寫滿了文字的報告。

“……咱們警巡學堂的校舍,現在已經建成了,教材和老師都已經配齊了。預備開設的課程分別是‘儒學’、‘擊劍’、‘射箭’、‘刑獄’、‘仵作’、‘偵緝’、‘律法’、‘暗探’等八門,學製兩年。第一期計劃招生五十人。”

正在做報告的是林萬成,老頭子是界河商市的第一任警訊所長,現在則負責警巡學堂——管理一座城市可少不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警察隊伍!而界河商市的警巡開設時都是由禁軍老卒充當。現在早就難以承擔商市越來越複雜的治安形勢了!

因此培養更有能力的警巡官,也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而武好古的辦法還是開辦學校,從開封府請來了退休的捕頭擔任老師,係統的培養人才。

“還要增加‘交通’課,”武好古打斷了林萬成,“警巡所現在已經開了交通務了,學堂也要跟上。學生的數量翻倍,第一期招募一百人吧。”

“一百人?”林衝插話道,“元首,眼下警巡所攏共才00多人啊。”

武好古看了他一眼:“兩年後肯定會超過500人的。”

隨著原本居住清州和析津府城的商人、工匠大量遷入,以及大量建築工人和遼國貴人的落戶。界河商市的人口增加很快,現在商市的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十萬,兩年後再翻一倍達到二十萬都是有可能的。

那麼多的人口,當然需要足夠的警務和公務力量進行管理。不僅警察的數量要過500,其他部門的公務人員的數量,一樣會大幅增長,總數超過500的時間隻怕會更早到來。

“元首,”商市的副市長兼財政所長張熙載提醒武好古道,“吃公行飯的人是不是太多了?如今已經有七百多了,要是警巡過500的話……”

“兩年後公行人員會超過1500人的!”

“1500人?”張熙載眉頭大皺,“也太多了吧?現在一年人事費就超過十四萬了,要是達到1500人,豈不是要花上三十多萬?”

界河商市公務人員的薪水可不低,最基層的警巡一個月的正俸和各種福利相加,也達到了1匹布,相對於大宋從九品官員的正俸。

“到時候怕是要花上四十萬的人事費了。”武好古笑著,“高薪養廉嘛!這個錢可不能省,商市的公行也該有個晉升的章程,也該定個等級。

另外還得有個養廉的製度,不僅要有高薪,還要有養廉退休金,有公行居屋這樣的福利……隻要咱們的公行能夠清廉自守幹到致仕,就能有一筆不錯的退休金,還可以得到房產作為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