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武好古的大目標(1 / 2)

在津口海外看了兩艘“真理”級炮艦幹淨利落的將一艘廢棄的000料木船轟成碎片,又和吳延恩這個老摳門一分一厘的討價還價,忙活了一整。等回到津東市(津口)的時,色已經很暗了。

界河裏麵船隻不少,夜航可不安全,萬一撞到了什麼,損失就太大了。所以武好古幹脆就在津口港下了船,在津東市的城堡裏麵將就了一個晚上。第二一早,才騎馬回了津市。

因為正在準備出兵高麗,所以幽州共和府三司首腦們都有不少事情要同武好古商量,所以他剛一回家,還沒來得及和潘巧蓮、西門青會兒話。共和執政府的左右司通判米友仁、張熙載,都軍機使馬政,還有津市知事蘇大郎就一塊兒跑來了。

和趙佶那邊正兒八經的常起居朝、崇政殿問對等政務活動不一樣。武好古這裏還是個草台班子,而且又是共和製的,所以就沒有早朝、晚朝什麼的。他的日常政務活動就是執政府會議、元老院會議、都軍機會議,除了元老院會議必須在津市內的元老院大樓內舉行,另外兩個會議也可以在武好古的宅邸中舉行。

除了這三個正式的會議,武好古還可以召見各司、各房、各監、元老院的元老的頭頭問政。各司、房、監的頭目還有元老,也可以主動請求接見。

另外,武好古也不是事必躬親。對於米友仁、張熙載和馬政等人,他還是比較信任的。

“吳老頭許了咱們八十八萬五千緡,都是足陌的銅錢。”

在自家的書房裏麵,武好古一邊看著執政府主管機宜章之鳳(從女真返回後,他就被任命為執政府“秘書長”了)送來的各司文書和報紙摘要,一邊和幾位來客議事了。

“才給這麼點兒?”

“怎麼還帶著零頭啊?”

對於手下的問題,武好古隻是苦苦一笑:“老頭子會做買賣,不大好話啊!”

“不夠啊,”米友仁搖頭道,“至少得預備00萬緡軍費……而且還要在高麗的西京和南京再開兩個商市,是商市,實際上就是城堡,沒有幾十萬的本錢根本修建不起來。博士團還得跟進在高麗開設書院,至少要在西京、開京、南京周圍大辦書院。執政府少不了也要給一筆補貼,沒有00萬是怎麼都不夠的。

耽羅國如果在戰後變成了咱們直轄的安東府,可又得往那裏大把投錢了。

另外,咱們還在做日本的工作。如果他們上鉤,咱們接下去還要擴大在日本國的投入……”

高麗實在的,並不是一個很適合發展成殖民地的地盤,油水太少了。特別是高麗南部,無非就是人口、糧食和木材木炭什麼的。而殖民少不得要投資,建設租界,開設書院,駐紮軍隊等等的,還要扶植代理人,參與殖民地的政治鬥爭。各種各樣的花銷恐怕會超過能夠取得的收入……

但是,高麗這個油水不足的地盤,卻是武好古必須占據的殖民地。

因為高麗具有的是戰略性價值!隻有控製了高麗,武好古才有進一步向鯨海(日本海)、日本列島、蝦夷島和外東北沿海地區擴張。

特別有價值的是蝦夷島,也就是後世的日本國北海道,此時還沒有被日本國占據,依舊是一片屬於阿努伊人的蠻荒之地。

而這片蠻荒之地在數百年後,將會變成日本國最重要的糧食基地!

有了足夠的糧食,這個島嶼能夠成為幽州的殖民地,幽州軍就能夠在蝦夷島上安置一定數量的人口,修建城市和港口,建造遠航的船隻。

從蝦夷島出發,沿著千葉群島、勘察加半島、阿留申半島一路航行,就有可能到達那片有著無限美好未來的新大陸。

由於航海技術的進步還需要時日,武好古有生之年,都不大可能組成起一場不靠岸橫渡太平洋的航行。

在他看來,唯一一個有可能發現新大陸的辦法,就是走高麗——北海道——千葉群島——勘察加半島——阿留申群島的路線,花個幾十年時間,慢慢設置據點,開辟航路,發展產業(主要是獵取毛皮),最後一定可以發現新大陸的。

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目標,現在就得開始努力了。

首先,當然是打敗高麗國,取得向日本海前進的跳板。

其次,則是在耽羅島設立專門負責向東開拓的安東都護府。

再次,才是向日本海前進!

“日本國多半會上鉤的。”武好古緩緩道,“武藤親一已經破格受封了正五位彈正少弼,在日本國,擁有正五位官職就是所謂殿上人,有資格上殿朝見皇和法皇。親一得到了這樣的官職,明很快就能見到白河院了。應該很快就會出兵收複對馬島和隱歧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