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如何有效地評估加盟商的運營績效(1 / 2)

特許人對加盟商運營績效的評價可以從兩個方麵入手,即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方麵。

(一)財務指標

要想對特許連鎖經營係統的財務指標進行評價,需要借助一套製度。首先總部需要製定一套會計製度,要求各加盟店定期申報報表與賬目。總部可以借此觀察每一家加盟店的業務經營狀況和財務表現,並以此作為計算加盟店應交付的特許連鎖經營費的依據。一般情況下,加盟商應該呈報以下三個方麵的財務資料,即營業總收入、損益報表以及資產負債表。下麵簡要介紹一下這三個財務資料:

1.營業總收入。它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收入。特許連鎖經營加盟合同可以規定加盟店定期核查一次財務記錄,然後開出支票付款。當加盟店的財務出現困難導致延誤交費時,總部和加盟店都需要盡快調查實際情況,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定期檢查財務記錄的時間間隔越短,總部和加盟店就越能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加盟商彙報營業總收入的時間間隔與加盟店交納特許連鎖經營費用的時間間隔應該一致。對於總部來說,每次交納特許連鎖經營費用的時間間隔越短,就越能及時有效地對加盟商進行監督,評估的效果也就越強。

2.利潤表。利潤表可以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的經營效果,即盈利或虧損的情況,表明企業所擁有的資產的獲利能力。同樣利潤表呈報得越頻繁,就越有助於加盟商和總部發現問題。加盟店應每天核對銷售額,核對現金、出納機的記錄和銀行的記錄是否相符。負責收款的職員在每次接班或離崗之前都應數清收款,交收妥當之後才可以離開。國外有些特許連鎖經營的快餐店甚至每小時核對一次收款項,以便整理出來,作為預測業務流量的資料。

加盟商應采取各種方法加強存貨管理,避免因存貨量較低而喪失銷售機會,但是加盟商應盡量在不缺貨的同時保持最低的存貨成本。如果加盟商擁有自己的庫存,必須盡量設計出一套定期點貨製度。點貨的間隔時間不要太長,及時核對庫存量是否充足。加盟商隻有知道了庫存量,才能及時訂貨,使訂貨成本和持有成本之和最小。為了便於總部對加盟商的評估,總部應當提供統一的利潤表表格,加盟商應將有關收支項目定期填報一次,使加盟店和總部迅速知道是否存在問題以及整個業務的進展情況,同時也方便總部整理資料。總部可以定期為所有的加盟店編製統計表,載明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工資、用於每位顧客的平均支出等數據,這樣便於總部對加盟店之間進行橫向比較,也可以在加盟店之間形成一種競爭的氣氛。

3.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反映企業一定時點上所擁有的資產、需償還的債務以及投資者所擁有的淨資產的情況。對於總部來說,資本的支出較難控製,總部應每隔一段時間要求加盟店提交資產負債表,以了解加盟店的業務是否健康發展。資產負債表能夠提供進行財務分析的基本資料,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計算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可以了解企業的短期負債能力。

通過提供以上三方麵的數據資料,特許總部就可以及時了解加盟商的財務狀況,從財務指標方麵對加盟商進行考核。但是從財務指標方麵對加盟商的業績進行評估需要注意下麵的一些問題:

1.指標比重分配要合理。推進整個特許連鎖經營體係預算工作,考核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確定合理的考核標準值,考核標準要注意到不同加盟商的不同成長階段。加盟商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將加盟企業的成長應分為起步階段、維持階段、收獲階段。不同的階段財務指標會體現出不同的特點。若加盟商處於起步階段,其盈利指標會相對低一些;若處於維持階段,則營利能力指標應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

2.要建立嚴格的預算基礎。各種預算報表是企業試圖發展新產品或開發新市場及加深市場滲透時使用的財務計劃文件。通常要建立的三張預算報表是現金流量表、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特許連鎖經營企業可以利用預算現金流量表全麵反映企業將來的財務狀況,預算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示獨立的預算,有助於特許人和特許加盟商看到預期利潤的來源及每月的利潤額。預算計劃可拓展到將來,預算一年、兩年或更長時間的計劃銷售量和經營支出。預算計劃的主要價值在於其有助於企業保持目標增長率並可以經常評價這種增長,預算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對於想逐步退出特定地區的特許人也是有幫助的。

3.財務指標要及時更新。如果特許連鎖經營企業內部加盟商資產結構進行調整或出現較大變動,那原有的部分指標就失去了意義,這時就有必要更新財務指標。

4.要科學地確定指標。不但要根據市場情況、同行業情況、企業定位等方法來測算各項指標,還要采取“環比、與上年同期相比、經驗數據”等方法對各項指標進行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