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王妃雖然十分地心疼黎陽。
但到底還是擔心黎陽再錯下去,不單沒有出言求情,還將黎陽大罵了一通。
而大安宮的宴會散了之後,惇敘宮裏,周淑妃也累了一天,打聽得皇上今天又休息在了皇後的千秋宮裏,周淑妃一點意外沒有的,讓人擺了晚飯,對邊上侍候的周嬤嬤說道:
“靜娘陪我一起用飯吧。”
周嬤嬤全名周靜,隻是入宮之後,便很少有人這麼喊她了。
但每次周淑妃這麼喊周嬤嬤,周淑妃的心情都不會很好。
黎豐舒也曾寵幸過周淑妃,隻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時的黎豐舒還是嘉興王,而她則是嘉興王剛納進府上的側妃。
她雖然不是獨寵,而且那時候,黎豐舒就對當時還是嘉興王妃的皇後很好了,但黎豐舒卻也是常常去她院子的。
周淑妃也曾天真的以為,黎豐舒對王妃不錯,不過是給王妃嫡妻的體麵而已。
她自己生得花容月貌,又知情懂禮。
假以時日,一定能夠奪得皇上的獨寵。
周嬤嬤順從地坐到了周淑妃下手的位置上,沒敢多出聲。
宮女太監一道一道的往桌上布著菜。
即使吃不到,也要往上擺,那是她身為淑妃娘娘的等級、身份的象征。
周淑妃嘴角泛起了苦笑。
現在回想起來,她當年還真是傻得可愛。
最後,皇上入主皇宮,而她,別說破格為皇後,便就是貴妃的頭銜,都旁落到了她一直瞧不起的蕭貴妃頭上。
她不過是比那個皇上看不上,卻極能生養的德妃強而已。
惇敘宮裏,沉默且壓抑。
直到吃完了飯,周淑妃放下碗筷,才問道:
“浮閑院裏,到底怎麼回事?”
妃子們的消息自來都迅速,即使周淑妃當時陪著兄嫂說話,浮閑院那邊才出了事,周淑妃便就知道了。
周嬤嬤雖然是周淑妃的族妹,但這麼些年,自來是有眼色的。
所以,周淑妃不問,周嬤嬤一個字也不主動提起。
周嬤嬤見周貴妃放下了碗筷,便也就跟著放下筷子。
宮女太監將桌子撤了,知曉周淑妃和著周嬤嬤要說話,端了茶擺在桌上之後,便就都退了出去。
周嬤嬤細細的將浮閑院的事,與周淑妃學了。並問道:
“娘娘說,該怎麼辦?”
周淑妃這麼些年,在宮裏,既不像蕭貴妃的張揚,也不像楊德妃恨不得夾起尾巴做人,當然也不像蘇賢妃一樣,有個皇後表姐,對宮中上下的拉攏,蹦噠得比誰都歡。
周淑妃的爹周鎮當年是五品巡城使,在黎豐舒奪位上,出力不少。
而黎豐舒登上大位之後,也還算有良心,雖然對周淑妃頗為冷落。
但周鎮還是一路高升,最終以大將軍致仕。
而周淑妃的哥哥周挺,現為正四品下的兵部侍郎。
那可是實官。
兵部,國家命脈,全在兵部。
因為娘家有底氣,周淑妃即使低調,卻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這麼些年,在宮裏,不說上下稱頌,也差不多。
周淑妃可比蕭貴妃得人心多了。
“竟然有人敢算計到我的頭上?”
周淑妃一改往日裏,人前那種淡淡的,萬事不爭的神情。此時臉上的笑,帶著堪比三九寒冬的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