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理解(1 / 2)

楚衍文暗自點了點頭,十分義正言辭地說道:

“人都說割袍斷義,在下也不學那江湖氣,但隻要王兄一天不對元卿行下跪大禮,咱們便就少相來往。王兄請,在下恕不遠送。”

柳元卿忍不住,暗地裏為楚大舅的話喝彩了。

這些話還不夠,楚衍文說完,伸手又比劃了一個請的動作。

簡直就是正義凜然,威風凜凜。

柳元卿不由得,就又挺了挺腰板。

說實話,雖然有楚暖的暗示,但柳元卿還真怕楚家舅舅們誤會了她的一番好意。

卻沒想到,她的舅舅們會如此給力。

簡直是太好了!

這一下子,就連讓王正諫反悔的機會也沒有了。

若這時候,他再跪下去,也隻有自打嘴巴子而已,與楚家嫌隙已生。

王正諫怒瞅了自己的長女一眼。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王正諫此時恨不得捏死她算了,蕭貴妃看中他家什麼,王正諫不可能一點兒不知道。

就像以前柳元卿所想的那樣,大王姑娘嫁不了秦王,還有韓王。

皇上那麼多皇子,即使不投到蕭貴妃門下,還有周淑妃、楊德妃,最不濟還有蘇賢妃。

隻要你的價值還在,還愁尋不到個好姻親?

但是,現在,這個價值卻要打折扣了。

王家的底蘊傳承,說起來好聽,其實王正諫心裏清楚,在科舉製度下,世族早就已經風光不在,也動搖不了國本,左右不了皇上的意見。

頂不濟,也就是落迫世家的幾句牢騷,一句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了。

但更多的聲音,卻是維護科舉製度。

因為世家大族畢竟少數,而寒門出頭,朝更田,夕登天子堂的,便就是寒門學子的升晉之路。

所以,即使是那幾句牢騷,也如微塵落水,激水起半點兒水花兒出來。

大王姑娘收到王正諫殺人一樣的眼神,不由自主的縮了縮身子。

她轉過頭去瞅柳元卿。

柳元卿依然在笑著,微揚著頭,那種高高在上的睥睨,就像一塊石頭壓在了大王姑娘的心上。

沉得讓她喘不過氣來。

這時候她才幡然醒悟,柳元卿一直笑看著她不說話,不是怕她會出言反駁。

而是根本就不屑與她說話。

這就是權力的好處,任你舌燦蓮花,擁用權力的人,隻要揮揮手,你的一切話,就全數的化為烏有。

她所自恃的世家底蘊,百年傳承,在柳元卿眼裏,根本就什麼都不是。

王正諫氣急敗壞的帶著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急匆匆地從楚家出來。

而送他們出來的,卻是楚家的管家。

王家與楚家鬧掰的事,不用到晚上,該知道的,便就會全都知道。

柳元卿又往上勾了勾嘴角。

她倒要瞧瞧,王家還拿什麼去翻風浪。

不過,想到剛剛的表現,柳元卿轉過頭來,瞅著三位舅舅,有些歉意地輕聲問道:

“大舅、二舅、三舅不會怪元卿吧?”

柳元卿是真的擔心楚家舅舅們會誤會,所以問話的聲音裏,又多了一絲絲地憂慮在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