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廢太子毀了半邊臉,但另半邊臉,依稀仍能看出當年太子的風采。
奉親王也有些激動。
之前種種猜測,此番得到證實。
奉親王想到的,卻是他和黎豐舒在皇子府住時,太子對他們的種種照顧。
他們的母妃不單不受寵,而且還已經死了。
哪個會理他們?
皇子府裏的生活,平常百姓家裏覺得,不少吃不少喝的,已經是天上的生活了。
可是內裏的苦,也隻有住過的才會知道。
住在皇子府上的,也並非全是沒有根底的皇子。
畢竟哪一個皇帝,將皇子放在皇子府上,也不是為了虐待他們。
除了延宗王早早立府,太子住東宮之外,五歲以上的皇子,都是要住在皇子府上的。
皇宮裏三宮六院,除了最得寵的,便也就有些稍微得寵的,或得先皇敬重的。
又或是有個可靠的外家。
皇子府的下人,是不敢明著虐待皇子。
但皇子之間分成三六九等。
像黎豐舒和奉親王這樣,什麼都沒有的皇子,便就是那些皇子所欺淩的對象。
黎豐舒和奉親王,正是在皇子府上,相依為命的時候,才處出來的,比一母同胞兄弟還親的感情。
那時候的生活,即使是現在,奉親王回想起來,都覺得難受。
所以,他與皇上,對於兄弟,其實並沒有多少的感情。
黎豐舒登基之後,除去想要造反的,能容得他們繼續蹦躂,真不是為了什麼所謂兄弟情深。
不過是他們夠老實,夠識時務,留著他們,能顯現出他這個皇帝,有兄弟情。
僅此而已。
一來那時候奉親王還小,二來黎豐舒一慣是個有主意,命中做大事的人。
自龐貴妃生下兒子之後,便就處心積慮地謀求易太子,以自己的兒子代之。
前廢太子是皇上的嫡長子,庶長子死後,更是所有皇子裏最大的。
延宗王行六,黎豐舒行四,奉親王行九。
黎豐舒用自己的實力,向前廢太子投誠。
用了幾回,大概是覺得黎豐舒能用。
黎豐舒和奉親王在皇子府的日子,才逐漸好過了些。
望了望天,奉親王歎氣。
那時候,黎豐舒也不過十二,而奉親王也有十歲了。
想到這兒,奉親王對黎豐舒也是服氣。
但那時候,太子對他們是真的很照顧。
說白了,也是為了收擾人心。
讓其他皇子看看,親太子的人,太子都不會虧待了。
但人不能昧良心。
我們養貓,一是因為貓能抓耗子,再有便就是小貓長得可愛,抱起來暖暖軟軟的,能愉悅我們。
所以,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想要別人無故對你好,那是病,得治。
所以,即使當時,廢太子對他們好,是有原因的。
但奉親王還是感激太子的。
隻是刀越快,割傷自己的時候,也越疼越重。
人心也總是不足的。
他們在受人欺淩的時候,想著,靠棵大樹,隻要不受氣就是好的。
可慢慢的,黎豐舒的心,一點一點變大。
奉親王自是看出來了。
然而想都不用想,奉親王自是沒有一點兒遲疑地站在了黎豐舒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