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章 冥府考試(1 / 3)

我從碧雲山回到位於蓮花巷的家是壬寅月己亥日那天的事。

農曆的寅月,按現在的算法,就是公曆的三月,在西洋曆普及的今天,已經很少人會用這種傳統曆法計算日期,但是身為“渡靈人”這樣一種特殊的職業者,對於這些卻是爛熟於心。

渡靈人,是另一個世界對我們的稱呼,在陽間,我們通常被稱作卜筮師,或者是通靈者,更有甚者頂禮膜拜,奉我們為仙姑、大神,其實和你們一樣,我也是凡人,隻是懂得觀星宿,相人麵,畫符念咒、施行幻術而已。另外,對於肉眼看不見的力量,例如靈魂、鬼怪,能夠與之溝通。

這也正是我們存在於世間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那些留戀凡塵或者為害一方的魂魄送回冥府重新接受命運的安排,也就是俗語所說的——輪回。 不過嚴格說起來,盡管我自幼跟隨師父鬱天修行,卻還不算是正式的渡靈人,因為想要成為真正的渡靈人,是需要經過冥府考核,然後頒發穿梭陰陽界的文牒,相當於普通職業的“上崗證”。倒是我的師兄兼孿生哥哥沙華早已出師,於三年前順利通過考核,被冥府授予“八級渡靈人”的響亮封號。

說到這,你也許會笑話我笨,其實原因不在我身上,是師父根本不給我機會!雖然當初我們兄妹倆是一起被師父收養的,可他從小就偏愛沙華,有什麼獨門絕技也總是單獨傳授給他,就連像寶輪金剛咒這樣威力無比,能夠驅役百鬼的神咒也是毫無保留地托付給他。而我,隻能不痛不癢地學點變貓變狗的小幻術,或者陰陽五行的占卜術,如果真要參加冥府的考試,隻怕連考場大門都走不進去。 所以,當沙華盡情地穿梭於各地、各個時空,為人鬼解憂的時候,我卻被師父流放到碧雲山閉關靜修,不滿七七日,不準歸家。

還好,到了今天,總算被我熬到了七七四十九日,掐指一算,正是驚蟄。這一天本是百蟲出行的日子,按道理,修行人應該靜避,而思家心切的我卻顧不了這麼多,天一亮,就迫不及待地從山頂的石洞飛奔而下。穿過山腳大片的桃樹林,進入人口稀少的小鎮,沿著青石板鋪成的小路,拐進蓮花巷,很快,一片青瓦白牆的古舊庭院,映在我的眼前。

一個月多前還在猛烈綻放的桃花,已經落盡。

一段桃樹枝從圍牆內探出頭來,繁茂的樹枝上有大顆的露珠和剛剛結出的青桃,偶爾殘存的幾片花瓣被風揚起,吹得很高,最終以旋轉的舞姿落在牆邊的溪水裏。溪邊芳草萋萋,隨風起伏,在這些野草間還夾雜著紫色的,不知名的野花,透著幽香,順著空氣,停落在起伏的呼吸之間。

看到這番景象,我不由地感慨一聲。短短四十九天,雖然在山上挖野菜,吃野果,感覺也像是一轉眼的事。可是對於桃花,卻已經是一生了。

睹物思人,不知怎的,倒有點想念起沙華和我那個可惡的師父起來。

於是,我邁開大步,逕直穿進前院。

就在推開大門的那一瞬間,一股濃鬱的花香迎麵撲來,隨後,鋪天蓋地的紅色像潮水一般湧入眼簾,與院外的蕭瑟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不過,那並不是真正的水,而是曼珠沙華。

相傳,此花原產於冥界,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指引著亡靈抵達幽冥之獄。在人間,它是災難與不祥的象征。可師父卻特別鍾愛這種花,將它栽滿庭院,細心嗬護,使它生長得分外妖嬈,鮮紅的顏色就像被鮮血浸泡過一般,而且永不會凋謝。不僅如此,就連我們這對被師父收養的兄妹,名字也取自於它,我叫曼珠,哥哥叫沙華。然而,我心底卻不怎麼喜歡這花,總覺得它美得過於詭異。

清晨的陽光跳躍在花叢間,寬闊的院子倒映著頭頂透藍明亮的天空。

我追逐著自己在地麵上的影子朝前疾步。

一陣微風拂過,大片的蔓珠沙華便洶湧地隨風擺動,除了自己的腳步聲,褲管也刷刷地蹭過花莖。往常聽到這番動靜,沙華或師父早就出聲相迎了。

是曼珠回來啦?就是用這樣低沉宛轉的聲音遠遠招呼著。

然而今天,除了我自己的腳步聲外,微白晨光下的庭院靜謐無聲。

漸漸的,前方彌漫起一陣白霧,懸浮在半空,如影如幻,一股異樣的氣息不知於何時悄然潛入庭院。明明在花叢裏穿行,卻不再聽見花莖撲打在褲管上的響聲。踏在碎石鋪成的小徑上,也不覺得硌腳,舒服得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一瞬間,心裏回蕩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似乎庭院裏的花草連同整片大地都要在我眼前消失。

是有妖物作祟?

我緊張地咽了口唾沫,將眼光拋向堂屋的方向。

什麼也看不清楚,霧實在太濃了。

那麼,沙華與師父又在哪裏?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讓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