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緞,是將蠶的蠶繭抽絲後編製取得的天然蛋白質纖維經過精心編製而成的紡織品,是古代的名貴衣料,隻有貴族才能享用,是古代貴族四種名貴衣料“綾羅綢緞”之一。
好的綢緞,光滑亮麗,手感細膩,有飄逸感。
那麼,什麼是蠶呢?蠶是蠶蛾的幼蟲,主食為桑葉,繭是其幼蟲在蛹前用來包圍身體的絲組成的外皮。它是綢緞原料的主要來源。
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我國便開始了養蠶、取絲、織綢。據傳,中華始祖黃帝有一次遇到了一位美麗的正在桑園養蠶的少女,她身上穿著一件金色彩衣,閃著輕柔、溫和的黃光,那時候的人們是不穿衣服的,黃帝指著她身上的衣服問:“這是什麼?”少女就對其講述了植桑養蠶、抽絲織綢的道理。黃帝感到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能讓人民穿衣禦寒。後來他就與這位少女結為夫妻,她就是黃帝的正妃嫘祖。此後,嫘祖就向百官和百姓傳授了育桑養蠶的技術。到了商代,絲綢生產已經初具規模,具有了較高的工藝水平。到了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幾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產絲綢,絲綢的花色品種也豐富起來。
西漢時,中國的絲綢製品開始傳向西方,西方人將其看做是神話中“天堂”裏才有的東西,古希臘人幹脆稱中國為“賽爾斯”,即絲之國,他們把購絲綢、穿絲綢看做是富有和地位的象征。那條通向西方的道路也被稱做“絲綢之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絲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僅出口的生絲就占到了世界生絲貿易量的80%左右,綢緞也要占50%上下,說中國是綢緞大國一點都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