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強化優勢,競爭中取勝(3)(1 / 3)

作為兼並者的優勢公司更是雄心勃勃,得隴望蜀,在環顧市場的同時,經常自問:下一個吞並目標是誰?早在1四2年時,生產天安門廣場國旗旗杆的成都無縫鋼管廠,便打破行業界限,先後兼並了涼山鋼鐵廠、綿陽市涪江鋼鐵廠(新區)、四川冶金機械廠、成都耐火材料廠、成都鑄鋼廠、成都粉末冶金廠、成都標準件廠、成都東風鞋廠和成都罐頭廠等9家公司,走出了一條“一企業兼並多公司、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公司發展後勁、提高整體效益”的新路子,充分顯示出公司兼並所帶來的優勢。

但是,奔湧而來的兼並大潮,仍然令相當數量的公司極不適應,許多公司的負責人對此感到無所適從。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①缺乏競爭觀念: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在我國,部分劣勢公司領導寧為小國之“君”,不願做大國之“臣”,寧為雞首,不為牛後,沒有那種在商海中一層雄風的勇氣,沒有在市場經濟中爭取“公司籍”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在市場競爭中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不敢麵對激烈競爭的現實。所有這些都妨礙了公司通過兼並或者被兼並而走上發展自己、壯大自己的道路。

②麵子觀念過強:部分公司領導認為所屬公司被別的公司兼並,有失體麵和身份,丟了麵子。盡管有的公司已是日落西山,奄奄一息,卻囿於“麵子”問題,寧可坐以待斃,也不願走兼並之路。這種死要“麵子”,不顧實際的做法,在實踐中不僅妨礙了公司兼並,也給市場經濟的發展製造了人為障礙。

③商品意識不強:許多公司領導人認識不到落後公司也是無價之寶,公司兼並改造後可以趨利避害,被兼並方可以擺脫解體困境,走向新的競爭活動,從而起死回生。

④本位主義嚴重:在我國,由於國家對公司的管理長期以來是通過“條”、“塊’’體製來實現的,造成了不同隸屬關係的公司之間的相互封閉與隔絕。這種“條塊分割”,使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部門所有製’’和“地區所有製”。而且,公司財產所有權的虛幻化,又直接加劇了現存公司之間在以上兩方麵的隔絕。這樣,不同所有製公司之間的自覺兼並機製根本無從發育;即使相同所有製的公司,也因歸屬於不同部門或地區而很難開展自覺兼並。因此國家一直隻能憑借行政力量進行關、停、並、轉來彌補公司無法自覺兼並的缺陷。

目前各地出現的公司兼並,由於這些公司在法律形態上沒有得到根本改造,無法抗拒傳統經濟體製的種種弊端而發生了嚴重的扭曲:公司兼並“不成功”者,則可能由於有關部門不應有的幹預。此外,有的地區和單位的負責人,對自己所屬的公司兼並其他地區或其他單位的公司,就大力支持;反苧’苧五決反對。上述這些本位主義現象嚴重地妨礙了兼並市場的形成。

⑤缺乏長遠眼光:公司兼並是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在兼並前後,兼並主體雙方都必須付出一定人力、物力、財力、精力,這種代價往往使

部分公司在公司兼並麵前知難而退。他們想不到兼並後的公司能夠起死回生,轉危為安,創造更高效益。那些小富即安的優勢公司,如不考慮壯大自身力量,終將在市場競爭中落伍。

⑥法製觀念障礙:盡管我國兼並市場尚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但隱形兼並市場卻十分興旺,尤其在政策較為優惠、發展較快的特區與沿海省份,私下更換公司法人代表、改變公司所有製性質、隨意增加公司(公司)注冊資金的情況十分嚴重。這種隱形兼並常因牟利者與工商稅務部門的個別人員串通一氣,或根本無視公司登記、注冊等管理機關的存在,擅自私立公司、倒買倒賣,凡此種種,擾亂了公司正常生產管理與流通秩序,幹擾了工商行政部門依法行政。此種隱形公司兼並市場,目無法紀,嚴重影響了公司產權交易市場的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