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年少有時(1 / 2)

錄製的節目如期開播。

第一期的收視率,因為有沈煉這個全國矚目的人在,沒有任何意外在同時段創下收視冠軍。並且,持續發酵的口碑,讓這個節目迅速成為全民關注的節目。

隻是,如此勢頭下,第二期卻讓人忍不住大失所望。

因為沈煉沒有參與第二期的錄製。

與此同時,老城區項目易主,沈煉失蹤的消息不脛而走。

開始,很多人都以為是謠言。畢竟一個聲望達到頂點,舉國關注的人物,怎麼可能會忽然失蹤。

這消息傳開後,眾人等待柳家人或者和沈煉熟悉之人辟謠無果之時,漸漸相信了這件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真的失蹤了!

流言因而四起,有傳沈煉因病去世,有傳沈煉隱姓埋名,更有甚者,有傳他被M國人派殺手暗殺掉了!畢竟前陣子沈煉的舉動,等同於得罪了所有M國人。這個荒謬的言論,信者竟是不少。

不管如何猜測,沈煉這個人在被傳失蹤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包括旅遊城竣工,包括旅遊城試營業,也包括旅遊城步入正軌,短時間內成為全國風頭最盛的旅遊聖地,甚至很多外國遊客,都慕名前來。

沈煉,漸漸被大家給忘了。時間,永遠都是最殘酷的,不管你在時知名度多高,多麼不可一世,在時間麵前,微小的如一粒塵埃。

隨著旅遊城的大獲成功,它的周邊也被人漸漸開發起來。

這裏,未來將是江東市重點發展的第二個商業圈。

旅遊城附近的地價,以及旅遊城所帶動的人流量和連鎖效應,讓旅遊城的價值一升再升,未上市,其市場估值反常的超越了現今最主流的一家大型網站的估值,房地產業和實體業,在旅遊城這裏出現奇跡。

客流量從最開始的兩萬人,最頂峰的時候接近五萬,最高一天的報收金額,突破六億。

說不上人滿為患,但這裏,無疑已經成為所有人眼紅的地方。

不止於此,旅遊城負責人殷若在資金穩定之後,又再度投入大筆資金,在江南和上京等等幾個一線城市,和當地政府合作拓展其它旅遊業務。可能是沈煉這個名字,也可能是旅遊城的這種模式確實很成功,總之,每一次拓展新的業務,總有無數人前去買帳,並且靠著口碑,迅速步穩定形勢……

同年,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私營企業評選發布。

未上市的合眾集團,成功抵足前三。而從未露麵的沈煉,被評為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沈煉這個名字,因為這次的評選,又一次被人重新記起。

他人不在,但是每一年,旅遊城都會以他的名義對外輸出近三十億的捐款金額。合眾集團旗下的慈善基金會,也因合眾集團撒錢般的魄力,每年收到捐款的數額,成功取代了官方慈善機構的龍頭地位。

信任其實十分簡單,隻要你做的足夠。

柳青玉已經快忘了沈煉這個人,從沈煉離開,她最開始能接到沈煉的電話,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兩人完全失去了聯絡。

經曆過彷徨,痛苦,等待的她。心如止水,再無波瀾。

她努力去忘掉沈煉這個人,將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孩子和工作之上。

六年,時間不短不長,她和沈煉的婚姻因為時間的距離在法律上被自動解除。

她的生命中,好像沈煉從來都沒有來過一樣。有著回憶,但卻看不到將來。

這幾年,很多人都勸她再找一個男人,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柳青玉皆是笑笑而過,她不是守貞,隻是感覺婚姻實在是笑話一樁,而她離開男人,也不見得會過的很差,她感覺如今自由自在的感覺很好。

“媽,我上班去了!別忘了接蘭瑾放學。”

她在沈煉走後不久就搬離了柳家,如今所住的地方正是之前買的那套普通居民房。她拋開了沈煉所帶給她的那些榮光,現在的柳青玉是一家商場的主管,月薪隻一萬多點。

正常人的生活,上班,下班。

鄭海心今年已經五十六歲,雖然看似不明顯,臉上卻也隱有皺紋。但她眼睛還是那麼亮,精神狀態上完全不像是她這種年齡該有的狀態。

她是在蘭瑾三歲多,上幼兒園的時候搬來和柳青玉一起住的。

鄭海心正在客廳沙發上捧著一本書觀看,看柳青玉要走,扶了扶眼鏡,放下書答應一聲,又道:“青玉,我一個朋友是開婚介公司的,她手裏客戶有個跟你挺合適的人,晚上抽時間見一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