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是典型的農業國,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曾高達69%。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較低,90%的人口集中在農村和小城鎮。
隨著商業、服務業、交通業的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仍居第一位,雖然尼泊爾政府一直支持農業生產,但由於生產方式比較落後,機械化水平低,所以農業一直未獲得較大的發展。製造業發展一直緩慢,其主要由地毯、服裝及手工業行業構成,尼泊爾人均收入低於國際標準水平。雖然尼泊爾被列為經濟貧窮國家,但它豐富的自然資源,例如水力發電、有限但肥沃的農田和農業豐收提高了它整體的國際生存能力。近些年來,尼泊爾的經濟出現了較大的發展勢頭,建築業、運輸業等發展較快。
第一節 經濟特點——旅遊者的天堂之路
20世紀90年代初期,尼泊爾開始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經濟政策,由於政局動蕩加上經濟基礎薄弱,一直未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20世紀90年代尼泊爾經濟年均增長率為4.8%。但王室血案發生後,經濟發展形勢又趨於惡化。2002年貧困人口比例達41%。近年來有所下降。
尼泊爾的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主要有銅、鐵、鋁、鋅、磷、鈷、石英、硫磺、褐煤、雲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鎂礦等,資源隻得到少量開采。尼泊爾水利資源豐富,水電蘊藏量為8300萬千瓦,約占世界水電蘊藏量的2.3%。其中2700萬千瓦可發展水利發電。尼政府積極鼓勵水力資源開發。尼泊爾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規模較小,機械化水平較低。主要有製糖、紡織、皮革製鞋、食品加工、香煙和火柴、黃麻加工、磚瓦生產和塑料製品等。尼泊爾人主要種植稻穀、玉米小麥和經濟作物甘蔗、油料、煙草等。尼泊爾有著悠久的曆史、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尼泊爾豐富的文化和宗教遺產、精美的古典建築可供印度教和佛教徒朝聖,它還有14個國家野生動植物保護公園,可供旅遊者徒步旅遊和狩獵旅遊。尼政府也積極鼓勵向旅遊業的投資。
1.背包客的購物天堂
尼泊爾政府意識到旅遊業的發展前景,因此大力發展旅遊業。隨著旅遊業的升溫,尼泊爾也成了購物天堂。
加德滿都是個令購物者常有意外收獲的地方,孩子們兜售廓爾喀刀、腰帶、銅板。有觀光客的地方就有兜售手工藝品的攤販,商人守候在寺廟台階上,便宜貨、仿古物、紀念品到處都是。尼泊爾手工藝品種類眾多,價格低廉,品質參差不齊,主要有鑲嵌首飾盒、木雕、繡上佛眼的T恤、“沙玲吉”四弦琴、尼泊爾婦女慶祝傳統節日——女人節的尼泊爾帽等;在尼泊爾的街道上有許多佛像和佛教繪書販售,也有從中國西藏來的古董,但真正的古物是不準出口的。
購買年份未滿100年的唐卡、佛像等,必須向尼泊爾相關部門申請核準,取得未滿100年的證明文件方可攜帶出境。購買古董可到加德滿都杜巴路和帕坦附近的古董店;尼泊爾出產的深紅色水晶、黃玉、海藍宵石、青金石等,價廉物美。從中國西藏或伊朗進口的土耳其寶石、珊瑚等,多用於裝飾品上。購買原石可以用重量計價,而鑲嵌在耳環、K金項鏈或戒指上銷售的,其價值大不一樣;中國西藏地毯多出口,從香港行銷至紐約,深受好評。舊式地毯是以天然染料製成,圖案繁雜,價格也高。現在許多用化學染料製成的新產品,由民家或難民營織造,用染料染出明亮的顏色,或用較細致、較貴的植物染料染上傳統的中國西藏宗教圖案;以尼泊爾或印度布料縫製而成的背心、長褲、洋裝,很具民俗風味,此外還有中國西藏式幾何圖案的粗毛線外套、背心或背包,不過有些衣服都是西方人的尺寸。
傳統上尼泊爾人的上衣是沒有現成的成品衣的,但可以買布自行找師傅裁剪,工錢便宜,製作時間為一兩天。尼泊爾沙麗布料有棉質、紗質和毛料,可以買來製作時裝或裁成圍巾;尼泊爾的麵具以印度教神隻作為造型,麵具分別有木雕、銅雕、泥塑等材質。出售麵具的攤販集中於3座杜巴廣場。此外,在加德滿都和巴克塔布的中途,有一個“希米村”,以製作混凝紙舞蹈麵具和赤陶雕塑而出名,麵具即為此村的特產;目前加德滿都的唐卡畫多半是為觀光客而畫的,有的還利用煙熏處理,使人乍看之下以為是古畫。唐卡是以藏傳佛教的宗教信仰為圖案,或是歌頌神隻、記述節慶為主的長卷軸畫,畫風細膩精密,即使不看成宗教用物,也可以藝術品視之。真正古老的唐卡畫是藝術品,不容易買到;現代畫家製作的唐卡畫到處都是,價格都比較便宜,最密集的地方在巴克塔布;尼泊爾有許多用手工紙特製的信紙、信封、日曆、筆記本、包裝紙、燈籠等,價格低廉,但質料不太好。以尼泊爾布料或蠟染做封麵的筆記本,最適合買回來送人。專賣這類手工紙製品的店,在加德滿都泰美爾區內就有多家,每家的貨色圖案各有不同;尼泊爾出售的紅茶多半是印度大吉嶺紅茶和阿薩姆紅茶,有的紅茶以高雅的木盒包裝,有的則是放在一隻民俗風味十足的背心袋裏。購買這種紅茶送禮非常適合,因為除了品茗紅茶的芳香外,小背袋又可當零用錢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