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殺出潼關,策馬奔馳在一條險峻古道上。
此道北控黃河,南依秦嶺,險峻異常。
此時朝陽初升,陽光普照,卻照不進這險峻古道。
想到十餘日前,大唐名將哥舒翰率二十萬軍隊東出潼關,至靈寶,與崔乾佑所率叛軍大戰。
不料因著這地勢險要,叛軍狡黠,竟被打得大敗而逃,二十萬軍隊逃回潼關的隻有區區八千人不到。而哥舒翰也被部下將領捆縛,一齊降了安祿山。而百二潼關,也就此落入叛軍之手。
真正決定大唐命運的一戰,就這樣草草收場,不管江山如何,二十萬忠魂,就這樣埋骨他鄉。
李鈺雖被蒼雲馱著急行,但卻忍不住舉目四望,隻聽猿聲啼哭、鳥獸悲鳴,而古道上白霧朦朦,陰森寂靜,更像是千年以來,無數陰魂的聚集。
正在眾人邊行邊想之際,在前方偵查探路的秦瑞策馬而回,急聲道:“十二連城狼煙已起,此道前行凶多吉少。”
眾人聞言抬頭望去,果見前方不遠有一道狼煙嫋嫋升起。
李鈺知道這潼關十二連城南起蒿岔峪口,北至潼關城,每三裏一城,城上置煙火,城下設守兵。每城百人,設火器興駑聯絡呼應,遇有變亂就焚煙舉火以報警。
眾人見到這一道狼煙,不禁回望潼關城,果見身後城樓也嫋嫋升起濃煙,顯然是因為眾人殺出潼關,叛軍於城中報警,力圖將自己一幹人等圍追堵截。
想到身後極有可能追兵將至,前方又有十二道封鎖,而此道更無第二選擇,眾人也不猶疑,策馬便向前衝出。
三裏距離,不過片刻,這十二連城雖然駐有百人之眾,但卻沒有多少賊兵出來。
想來他們都隻是起到警戒功能,並沒有出擊職責。又加之此時剛剛天明,眾人座下駿馬速度迅疾,賊軍尚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一行人便呼啦啦馳出勢力範圍。
也該眾人走運,憑著座下馬匹神駿,眾人一口氣連衝十道連城,一路烽火燃起,仿佛在為他們壯行一般。
半個時辰之後,眾人已馳出三十餘裏,眼見還有最後六裏路程便可衝出賊兵範圍。
但此時小心觀察著周圍情勢的秦瑞又道:“不好,狼煙有變!”
眾人抬目望去,果見南邊不遠處原本灰白狼煙,竟然夾雜著一絲紫色。李鈺哪還不明白這狼煙必是傳遞著不同信號,說不定他們已瞧見自己眾人勢單力薄,百人軍隊定有阻撓之力,因而才向前方駐守軍隊傳遞信號。
邊行邊想,眨眼又行進了三裏路程。
此處道路兩旁皆是山地,山道相對狹窄,秦瑞奔行在前,突然頓住前行,抬眼四處打量,過了片刻,他打馬而回,來到劉鋒身前,道:“稟將軍,此處定有埋伏。”
眾人早有所料,聞言也不驚訝,靜靜打量山地。隻見山上黃土坑窪,草木稀疏,若有敵人埋伏,必是躲在土崗之後。
而不遠處一座矮小城樓上,一股濃煙翻滾,彎彎扭扭竄向天穹。在眾人打量那處地勢時,秦瑞仿佛察覺了什麼,突然翻身下馬,耳貼地麵凝神細聽,過得兩個呼吸,忙站立起身,向眾人道:“追兵還有四裏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