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端門,便是皇城。
李鈺和朱紅雪、刑堂三人著黑衣鬥篷,持長長雁翎刀,不多時便進入皇城。
一入皇城,裏麵銀盔銀甲的軍士往來巡邏更加頻繁。
但李鈺三人令牌在手,一路行去雖遇阻攔,但都沒有遭到嚴格的盤查,不一會兒便順利來到宮城正南的應天門。
應天門由門樓、垛樓和東西闋樓及其相互之間的廊廡組成,門上有兩重觀,上寫“紫微觀”,左右連闕中間以廊廡相連,宛若空中樓閣。
三人抬頭仰望燈火輝煌、龍旗獵獵的城樓,隻見上麵站滿著形神更加威武的羽林軍。
而應天門下,四輛馬車正不疾不徐地朝門內駛去,正是從阿史那府行來的李豬兒和無心法師。
李鈺三人遠遠綴在後麵,等四輛馬車徹底消失在應天門後,才快步上前。
守衛應天門的衛隊著裝與城外略有不同,銀白頭盔上飄著一縷紅纓,黑色披風拖至腳跟。一眼望去,個個威武不凡。
李鈺和朱紅雪、刑堂全身罩在黑色鬥篷之下,左手握著雁翎刀刀柄,右手捏著令牌紅穗,幾步便來到守門衛隊跟前。
那列衛隊早將三人盯著,待他們執著令牌走近,衛隊中一名滿臉絡腮胡的校尉踏出陣來,接過李鈺三人手中令牌。
隻一簡單摸索,那校尉麵容一肅,趕緊將令牌送還三人,捶胸埋首對李鈺行禮道:“卑職見過將軍。”
李鈺啞著嗓子應了一聲:“將軍不必多禮,皇命在身,請將軍即刻放行。”
“是!”
校尉聞言,也不多說什麼,雄壯身軀一側,右手一抬,便將李鈺三人放了過去。
其餘守門衛隊見此,齊齊向兩邊一分,手中長槍拄地,自不可能阻攔。
三人順利穿過應天門,才稍稍噓出一口長氣。
一入宮城,便見裏麵一條大理石鋪就的大道寬約四十丈,筆直通向前方,道路兩旁處處燈火輝煌,崗哨林立。
而李豬兒和無心法師乘坐的那四輛馬車正穩穩在大道上疾行。
李鈺順著大道向遠方望去,便見一處巍峨莊嚴的巨型宮殿屹立在前。
看那宮殿,高有二十餘丈,寬近三十丈。共分三層,底層四方,中層十二麵,頂層為圓形,四周環繞九龍雕塑。
雖然隔得較遠,但仍可見第一層上方正中懸掛一塊碩大牌匾,上麵豎寫“通天宮”三個大字。
見到“通天宮”三個字,李鈺便知這乃是洛陽宮城正殿明堂,是皇帝處理政務和接見各方來使的主要場所。
這一路守衛森嚴,燈火明亮,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李鈺三人隻得遠遠跟在後麵。
道路很長,四輛馬車行了半柱香時間才至通天宮前的數百級白玉台階下,馬車並不停留,在白玉石階下轉了一個彎,繞著通天宮前的大道向西側行去。
李鈺見此,回望身後的朱紅雪和刑堂,二人也望著他,顯然是要他拿主意。
微一猶豫,李鈺向二人招呼一聲,加快腳步遠遠跟著那四輛馬車行去。
不一會兒,三人也來到通天宮的白玉石階前。
抬頭望去,這才看見那富麗雄偉的建築已有被火焚燒的痕跡,那數百級白玉石階上多處也有破損跡象。
李鈺三人也不停留,從通天宮前繞過,遠遠跟著四輛馬車。
馬車行出半裏之地,又見一處宏偉建築,遠遠看那巨幅牌匾,上麵有“武成殿”三字。
不用想李鈺也知道,此殿正是當日武則天聽政和召見群臣的地方。沒想到安祿山攻陷洛陽後,連殿堂名字都未曾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