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進退兩難(1 / 2)

三千戰馬攜雷霆萬鈞之時,約莫奔行了兩個時辰,但見殘月升至正空,而東方也慢慢有了一絲魚肚白。

借著黎明前的朦朧,終可看見七八裏外一座小城矗立。

看到那座小城,封常清向追風打了個口哨。

追風得令,揚蹄長嘶一聲,三千戰馬奔行之勢頓止,群馬齊喑,竟不發一絲騷動。

李鈺、徐慕白、王北川、趙思哥、朱紅雪、水明月、蘇雲菲等頭腦人物本就在前,見此不約而同向封常清聚集過來。

封常清遠遠指著那座小城,對身周眾人沉聲道:“前方應是鞏縣,想來這一夜我們已經奔行了一百三十餘裏。若再向前行,便是武牢關。”

眾人聞言,都麵有難色。

武牢關又稱、汜水關、成皋關、古崤關、虎牢關。因避高祖之父李虎諱,現改稱武牢關,乃洛陽八關之一,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譽,曆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曆史演義中有名的三英戰呂布,便是在虎牢關前。

知道前方去路,眾人心中已有分曉。

現在偽燕國定都洛陽,八關盡落他手,這虎牢關如此重要,自有重兵把守。

若眾人帶著三千戰馬一路東行,必然需要闖過此關。

他們戰馬雖多,可人數卻不過一百,這其中許多主力都已負傷,更是讓戰力大打折扣。

如此情況下,要想順利度過此關,難比登天。

但要不過此關,他們便隻有北上或南下兩條路可選。

北上有兩關,分別為小平津和孟津,兩關橫跨黃河,現在局勢下必也有重兵把守。

而從鞏縣南下,早過了可以縱馬馳騁的平坦大道,現在隻有崎嶇山路可行。

若走山路,這三千戰馬隻有舍棄。

他們將偽燕國三千戰馬盜走,等若是折損了叛軍的一條腿。不管洛陽如何大亂,等到安慶緒等人緩過氣來,第一時間便是要追回這堪可決定國運的戰馬。

場中諸人都是李唐舊人,好不容易從洛陽城中盜出戰馬,又哪裏願意丟給叛軍。

在此情勢下,眾人真可謂陷入了進退維穀的窘境,既不知怎麼擺脫,又想不到眾人到底要去何方。

在眾人沉默時,第五琦點著一支火把,在火光照耀下,掏出懷中那張哥舒翰留給他的羊皮紙看了起來。

火光較暗,又在夜風吹拂下上下鼓動,眾人也不能將羊皮紙上內容看個清楚,隻知道那羊皮紙甚大,兩麵都是密密麻麻的小楷,少說也有千餘字。

第五琦快速瀏覽著羊皮紙上內容,麵上神色瞬間變了幾變。

待將紙上內容看完,長長籲出一口氣,眼中不知是喜是憂,喃喃道:“鞏縣縣令趙正,也是討逆盟成員。”

李鈺將他神情收在眼裏,小心試探著問道:“可有問題?”

第五琦搖搖頭,歎息一聲,才道:“這討逆盟盟主,卻是偽燕右相達奚珣。”

“達奚珣?”

眾人聞言,都有些驚訝,特別是李鈺、王北川等和棣王李琰相交一場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