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七彎八拐,不多時便從黑暗寂靜的碼頭上了河岸。
抬眼望去,二十餘丈外的燈火輝煌處卻是十餘丈高的城牆,上麵火把連天,將大半個夜空照得明亮一片。
不用說,此城便是河陰縣城。
此城南控汴渠,西臨黃河。如果說板渚渡口是承接黃河與運河交彙處的水運樞紐,那麼河陰縣城便是真正控製著這一中樞的官家之地。
此城是一座新城,唐廷為便利東南漕運,於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在汴河口築河陰倉,並置縣。江淮地區糧運經汴渠西來至此,納貯河陰倉,然後候水轉運,經黃河、渭水運往洛陽和長安。
如此重要的水運樞紐,按理說不應有地方勢力幹涉其中,但現在天下大亂,一切與太平盛世截然不同。
現在河陰縣雖名義上受偽燕控製,但實質上無論白道還是黑道,都盡數掌控在鄭家的手中。
從河陰縣令、縣丞、縣尉,到支撐著這座城市運轉的商賈士紳,以及掌控周轉漕運的黑道勢力,無一不在河陰鄭家的控製之下。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河陰鄭家,儼然已經是河陰的土皇帝,外來勢力無論是官家還是民家,都斷然不敢輕易得罪他們。
這,便是為何會有水幫一條龍這等龐大的地方漕運勢力。
幾人隱在不遠處的一株蓬鬆柳樹下,掌燈的兩名小廝已經熄了風燈,小心翼翼地打量遠處被火光照亮河道。
河陰原本被作為貯存糧倉,自是開了一條寬闊東西向的水道流經城內,以便往來船隻進城停泊,裝卸貨物。
但現在適逢大亂,運河漕運多有斷絕,隻有少數民間商團冒死在敵我不分的混亂勢力中謀求利益,已然沒了往日的熱鬧繁華。
現在更因為河陰鄭家暗中支持了主要用來控製黃河漕運的板渚一條龍,讓他們成為了一條養在外麵看家護院的忠犬,因而途徑河陰的船隻很少會在此停泊。
李鈺在黑暗中看著不遠處緊閉的南城門,不知馮天寶等人玩的什麼主意。
照理說無心法師要找一處秘地施展功法,當不該來此鬧市,更何況看他們現在鬼鬼祟祟的模樣,好像對於入城另存幾分敬畏。
兩名小廝在黑夜中觀察了一會兒,一人轉頭對馮天寶道:“幫主。”
喊得一聲,卻偷瞧向提著李鈺神色陰冷的無心法師,欲言又止。
馮天寶不悅道:“說!”
那名小廝得令,低聲道:“現在城門已關,若貿然進城,會引起鄭家的懷疑。”
馮天寶嘿嘿一笑,道:“姓鄭的不容我水幫一條龍進城,今夜老子偏要進城,讓他們開門。”
另一名小廝見馮天寶執意要進城,連忙搶出,勸道:“幫主,現在進城,必然會暴露我們安插在城防軍的兄弟。”
馮天寶沒好氣地道:“暴露一兩個正好可以消除鄭家的懷疑,快去。”
兩人不再說話,率先從柳樹下走出,不多時便去到城門之下,燈火籠罩下,向城頭駐防的軍士打著暗號。
隻一會兒功夫,吱嘎一聲響,南城門輕輕開啟一條小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