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膀雷萬春,右臂南霽雲,張巡手下最為倚仗的兩人,也是他手下武藝德行最傑出的兩人。
張巡雖然手中隻有兩千守軍,但行軍打仗軍製不能混亂。他自任這兩千守軍的主帥,手下偏將兩人,便是左偏將雷萬春,右偏將南霽雲。
按此時軍製,這偏將隻是雜號將軍,所領不過三千人。但即便如此,張巡手中現在統共不過兩千人,他二人隻得各領不到一千兵卒。
當日南霽雲曾告訴李鈺,這雷萬春本是孤兒,後被嵩山少林一位老僧收留入寺,自小苦學少林四大神功之一的金鍾罩,橫練功夫已達巔峰,一身皮肉堪比銅鐵。二十歲時還俗從軍,奈何性子耿直,脾氣粗暴,不為上司所喜,十餘年間一直庸庸碌碌混跡軍中,隻得一個果毅都尉。
直至安祿山發動叛亂,才在軍中嶄露頭角,但那時人心思動,叛降者眾,汴宋二州相繼淪陷,他隻得一路遁逃,終遇上時任真源令的張巡募兵抗敵,才隨他沿運河北上,鎮守雍丘。
在李鈺看來,與雷萬春的武勇耿直相比,南霽雲卻又具有另一番稟性。就李鈺所知,南霽雲最善騎馬射箭,水上功夫也非常俊俏,兼且頗有謀略,可算智勇雙全。
而與雷萬春相似的是,南霽雲少時也非常貧賤,隻是替人駕船的一個鄉野小子。後來安祿山反叛,钜野縣尉張沼起兵討賊,他憤而投軍,才被提拔為軍官。
後來尚衡攻打汴州賊將李廷望,用他為先鋒,奈何賊兵勢大,尚衡大敗虧輸,退守彭城。是時張巡盡起真源一千吏民北上抗賊,尚衡派南霽雲前去與進駐睢陽的張巡商議軍情。當與張巡一番暢談之後,南霽雲有感於張巡忠義高潔的品行和開誠布公以待人,立誌追隨於他,竟再也不回尚衡軍中。
後來尚衡曾親自攜帶金銀布帛來迎接他回去,南霽雲卻謝絕不受,甘心侍奉張巡,張巡怎不感念他如此大義,因此將他與雷萬春視作左膀右臂,厚加禮遇。
由此,可見南霽雲與雷萬春是何等義士,更可見張巡實乃天地間難得的人傑。
這,確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同樣,也將是一個人性美醜盡皆彰顯的亂世。
念及此,身在半空的李鈺更覺豪情萬丈,而雷萬春也已策馬趕至李鈺身旁。隻見他被雨水淋濕的長發隨風飄散,雙目炯炯有神,待與半空中的李鈺齊肩並馳時,側頭向李鈺咧嘴而笑,兩排潔白的牙齒在那四方臉上煞是好看。
正當李鈺奔騰之勢將止,雷萬春手中狼牙棒驀地向李鈺這方擲出,隱帶破碎風雨之聲。李鈺眼神一亮,左足探出,剛巧不巧點在旋轉而來的狼牙棒上。
這已是他兩人第二次無聲配合,李鈺憑空借力,身體再度騰飛,而那根脫手飛出的狼牙棒去勢未竭,砸入側麵圍來的敵兵之中,頓時一片哀嚎。
令狐潮故技重施,一張大網兜天而至,欲要將李鈺再次罩住。
李鈺怎會沒有防備,丹田之中真氣湧動,瞬間由七經八脈灌注於左手長刀。身隨刀走,迎著那張巨網騰身而上。
但聽“噗嗤”一聲,巨網從中破開一個大口,李鈺絲毫不受所阻,從那破口之中幾個翻騰而出。
猛虎下山,困獸出籠,李鈺在兩丈高空再也不受絲毫阻礙,格擋開於他而言速度慢極的箭矢,如蒼鷹獵食般撲向躲在盾陣之後的令狐潮。
眾敵兵哪裏預料到有此驚變,護衛令狐潮的盾牌陣正經受著雷萬春的狂劈爛砸,眼見陣勢將被破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