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偶遇輜重營(1 / 2)

李鈺領著四十二名精神奕奕的將士沿著長街來到東門,蔡雪峰也已整隊等待著主將的到來。兩軍合於一處,剛好過了兩百之數。

一眼掃過蔡雪峰手下百餘將士,李鈺便知與他一樣,蔡雪峰揀選的絕不是剛入伍不久的新軍,而應是田秀榮那久經沙場的嫡係部隊。

一百六十步兵,也有四名校尉各領四十人,其中便有曾經的什長薛勇。

為了掩藏行跡,兩百將士都將鎧甲脫下,換上尋常百姓服裝,刀兵藏在背上布囊之中,另放三四天的幹糧。

此時城中缺馬,兩百將士全是簡裝步行,一溜煙悄無聲息地出了東門。

雍丘距離濟陰兩百五十裏路程,路上又常有叛軍出沒,因而這兩百人出城之後,便十分小心,行軍速度並不迅疾,一日堪堪行近七十裏路程。

一路行軍,蔡雪峰倒也緊守他副將的本職,事事唯李鈺馬首是瞻。但李鈺卻清楚,此人看似良善的麵目,指不定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因此自始至終沒有放鬆警惕。

他們這一路都輪番派出探子八名,分東南西北四處撒去,隨時注意四周動向,一旦遇到有敵軍出沒,便遠遠避開,因而倒也算平安無事。

等到第三日正午時分,兩百將士終於抵達濟陰南方五十裏外。

濟陰因在濟水之南而得名,濟陰郡屬兗州八郡之一,下轄六縣,分別為濟陰、冤句、乘氏、南華、成武、考城,是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重鎮。

而濟陰縣是濟陰郡的政治中心,高承義正駐紮在此,李鈺等人自然也是向濟陰縣投來。

現在距離濟陰越近,李鈺等人越覺得沿途形勢愈發危險。隻因到此官道上,到處都是戰亂的痕跡,看來叛軍早已趕到了這裏。

果不其然,當他們短暫停留在官道不遠處的密林不久,派向北方的兩名探子便已疾奔而回。而帶回來的消息,也的確在李鈺的預感之中。

根據探子所報,在他們北方二十裏地,正有一隊七八百人的叛軍隊伍駐紮在一座高坡之下。因有這股賊軍阻道,因而探子不敢再向北深入,也不清楚現在濟陰形勢如何。

李鈺和蔡雪峰簡單商議,決議不再向北挺近,而是躲進官道遠處的一座山丘上,那裏林木深深,正是可以掩藏行跡的所在。

現在眾人連日風餐露宿趕到這裏,沿途避過與人相遇,雖然行跡沒有暴露,但也對濟陰的形勢一片茫然。

李鈺略略思忖,對身旁靜默不語、不知在想些什麼的蔡雪峰道:“蔡將軍,這股叛軍駐紮在此頗有些蹊蹺,而我們又不知濟陰情況,不若先去探探清楚再行定奪。”

蔡雪峰本能地看看李鈺臉上鐵麵具,自然無法看透麵具之後他到底有何神情,點頭道:“知己知彼,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不若便由我前去探個究竟。”

言罷,便欲轉身向身後的薛勇招呼,李鈺一把將他拉著,道:“蔡將軍乃軍中副將,不可輕冒大險,不若就讓薛勇和呂紅前去探查一下,他二人都是激靈之輩,當不會有什麼問題。”

在李鈺心裏,他更向親自前去探查一番,但一來他並無偵查敵情的經驗,二來眼下蔡雪峰也不是可以放心之輩。恰好仁勇校尉呂紅激靈活泛,又非常冷靜,正是偵查敵情的不二人選,且現在正擔負著收集情報的職責,自然由他前去最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