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臨城下(1 / 2)

大計已定,眾人再無疑慮,各做精心準備。

雖然鄆城兵馬不到一千,但好在因為是一場突襲,鄆城裏所剩的糧草充足,裝備齊全。

由巨野幫眾轉換而來的三百龍影義軍,本來並無盔甲和趁手兵器,但現在個個都穿上了嶄新的銀盔銀甲,配備了長刀長槍。

不過,即便裝備和糧草如何充足,九百多兵卒,還必須留下至少兩百人在鄆城駐紮,隻有區區七百多兵將前去攻打壽張,於尋常人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

但所謂富貴險中求,他們既已決定放手一搏,便再無退路。

留下水清月和雷豹二將領兩百兵卒鎮守鄆城,李鈺另帶梁飛、雷雲等將,騎著高頭大馬領七百八十六名兵將一路北上,向一百二十裏外的壽張進發。

鄆城原有戰馬百匹,昨夜另有兩百多匹燕軍戰馬留下,共三百四十五匹戰馬,足以裝備近一半將士。

李鈺根據戰馬情況,將七百多大軍分為步兵與騎兵兩隊。步兵由雷雲率領,副將王北川,騎兵由他自己統領,副將梁飛輔佐。

按照計議,先頭部隊便是李鈺率領的三百四十五名騎兵,個個身著銀甲,手提長槍,背負大刀,自鄆城北門出發。

步兵落在他們後麵,除了必要的盔甲、兵器和食物外,並無多少負擔,輕裝疾行。

這一路北去,官道平整,俱是坦途。

此時日頭已過正午,根據梁飛的計算,騎兵在黃昏時分應該能夠抵達壽張,而步兵,至少需要第二天天明才能趕到。

李鈺此行也想得明白,既然兵馬太少,那便不能久耗,更不能與敵軍打攻防戰。唯一可能的取勝之道,便是裏應外合、出其不意,最好能夠擒拿安慶恩和史朝義二將,那壽張便會不攻自破。

恰好,梁飛與投降賊軍的原壽張守軍是故交,而隨隊有李鈺這樣的化境高手,要想神不知鬼不覺地擒下二人也絕非難事。

這,才是他們以如此少的兵馬敢去攻打壽張的如意算盤。

三百多騎兵一出城門,便狂奔起來,隆隆的馬蹄陣陣,卷起蒙蒙塵土。

飽經戰亂的官道上並無來往人影,李鈺一馬當先,盡情享受著風馳電掣的快感。

一路疾行,果然平靜,他們三百人隻在路上歇了兩次,便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踏入了壽張地界。

遠遠望著二十裏開外的城池,梁飛拍馬來到李鈺身邊,沉聲道:“若再從官道前行,必然會被賊軍布置在四周的斥候發現。”

李鈺輕輕勒住馬韁,觀察著黑壓壓的鄆城方向,點頭道:“梁將軍的內應可靠不?”

雖然曾為唐臣,但畢竟是投降了賊軍的將領,諸如達奚珣、令狐潮等唐臣,投靠賊軍後無不為他們死心塌地地賣命,誰又說得準他們寄托重望的這名內應是否仍還念著梁飛等人的好呢?

梁飛聞言,麵色冷靜,回道:“末將不妨和元帥透個底,這人曾是我一把帶出來的,後來我和徐遠道矛盾日深,屢受徐遠道排擠,這些個屬下也靠向了徐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