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鈺的誓言(1 / 2)

八月十五,中秋。

梁山上雖然熱火朝天,但卻不是為了慶祝這中秋佳節。

等所有難民用過午飯,李鈺、徐慕白、水明月、朱紅雪等人都到了平台。王北川經過一夜的休整,第二日天明草草用過早飯後,便領著五百步兵向壽張進發了。

現在賊軍大部隊聚集在鄆州首府須昌,隨時都有可能攻打壽張,王北川不得不馬不停蹄地帶兵回去。

按照李鈺的計議,保甲製度得到了眾將的一致同意,今天便要推行下去。

人聲嘈雜,但李鈺一路行去,無論是新兵還是難民,都甚為恭敬地叫著“元帥”。

李鈺也沒有什麼架子,不是拍拍這些難民的肩頭,就是問問他們吃的飽不飽,簡單地在人群中巡視了一圈,發現這些麵黃肌瘦的老百姓現在精神麵貌已有了些許改觀。

李鈺清楚,如果自己經營得好,不僅這兩千新兵將會成為自己的心腹,就是這五千難民,也將是他以後最為忠實的擁護者。

此時跟在李鈺左右的,還有那個十一二歲、身高卻已到李鈺肩頭的韋皋。稚嫩的臉上滿是嚴肅,手中提這個破鑼,等到李鈺行到人群中央時,重重敲了幾下破鑼。

“當當當”的鑼聲響過,本是吵作一團的五千難民察言觀色,知道應該有什麼重大的安排,場中漸漸安靜了下來。

李鈺拍拍韋皋的肩頭,向他給了個鼓勵的微笑。

韋皋畢竟是個孩子,見到自己敲了幾下破鑼便得到李鈺的鼓勵,自是滿心歡喜,並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成長為元帥真正可以依靠的左膀右臂。

李鈺並不知道自己那不經意的一個微笑給韋皋有何影響,環目四顧了一圈,真氣蘊積丹田,朗聲道:“各位鄉親,承蒙你們看得起我李鈺,願意追隨我來到這荒山野嶺。我知道,這天下到底姓誰你們並不關心,坐在廟堂之上的那個皇帝姓安姓李,你們也無力在意。惶惶亂世,螻蟻尚且偷生,我和你們又何嚐不是一樣,隻為了能夠苟且偷生殘存一世罷了。”

這幾句話,李鈺說得通俗易懂,無論是目不識丁的老弱婦孺,還是有些文墨的讀書人,都聽得明明白白。一時間滿場寂靜,全部麵現悲色,因為李鈺的話,正好說到了他們的心坎兒裏。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畢竟他們隻是無權無勢的普通平民,他們一生所願,不過是吃飽,穿暖,一家人平平安安。

看似這個簡單又實際的夢想,在數千年的曆史中,又有多少時間能夠真正實現?

龍影義軍的事跡,他們雖然了解不多,但也知道李鈺等人一路被偽燕追殺,迫不得已才揭竿而起,聚眾與賊軍抵抗。

雖然這些老百姓無力也不敢反抗什麼,不過他們的遭遇與龍影義軍又何嚐不是一樣?現在有人為他們撐腰,他們心中自是對龍影義軍更增好感與感激。

李鈺頓了頓,並不停留,又繼續道:“但是,賊軍一起,天下崩亂。唐皇陛下扔下我們出逃東都,安祿山的燕軍一路燒殺搶掠,妻離子散,國破家亡,有多少好男兒被抓了壯丁,有多少好姑娘慘遭魔爪,又有多少人家,在這中秋佳節保持完整?”

李鈺語音悲愴,眼泛淚光,一連串的問題讓全場七千多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試問問在這裏的眾人,有哪一個不是親眼見到自己的親人、朋友餓死或者被殺死在自己的眼前?

李鈺並不停歇,語音轉為低沉,一字一頓地道:“我們哀求過,我們跪下過,我們連最後一點螻蟻般的尊嚴丟下,渴求這些劊子手能夠放自己一馬。但是,他們有過一絲憐憫嗎?!”

最後這一句,李鈺的音量陡然提高,向著圍在四周的百姓大聲喝問道。

“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