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十三棍僧救唐王(1 / 2)

二指和尚看到李鈺臉上出現的失望之色,微微一笑,捋著白須道:“剛才貧僧已經說過了,你體內的除了武曌當年的隱龍之氣,還有與生俱來的真龍之氣。這兩道氣運本是同源,隻能轉化,合二為一,卻不能壓製懾服。所以,你該尋找的,不應是可以壓製體內氣運的陣法,而應該是可以助你將這兩道氣運成功轉化的方法。”

李鈺聞言一愣,仔細品味著二指和尚的話,片刻才道:“小子曾遇到一位少林高僧,邀我他日上上林寺一趟,是不是說,這少林寺有大師所說的方法?”

二指和尚哈哈一笑,不置可否地道:“施主可曾聽聞‘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李鈺聞言,頓時一驚,這個故事他倒是聽說過,也在唐朝野史裏看見過,但翻遍整個唐朝正史,卻是隻字未提,因而李鈺一直認為“十三棍僧救唐王”不過是後世家杜撰出來的,並不足信。

沒想到此時此刻,百餘年不聞世事的二指和尚竟然問起此故事,那十有八九,這故事應該就是真的了。

李鈺隻得老實回答:“聽過倒是聽過,隻是小子以為這事兒不過是野史杜撰,當不得真。所以——”

二指和尚聞言,紅潤的臉上並無其他神色,平靜道:“此事本是佛家秘錄,我佛門也無意與世相爭,隻是當年天下紛亂,萬千生靈遭殃,佛祖降下大慈悲,便欲助有真龍氣運之人一臂之力,早日平定天下紛爭。於是,嵩山少林得到佛祖旨意,選少壯僧百人授棍法。後來,百僧棍法大成,奉命下山輔佐天命之人唐國公李淵二子——李世民。適逢太宗皇帝征王世充,身陷敵陣危在旦夕,不得已下,用僧眾以棍陣大破王世充,並將之生擒。太宗皇帝後來承繼大統,便敘其首功者十三人,封曇宗為大將軍,其他十二個高僧因不願做官,各自雲遊四方去了。這便是百餘年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由來。”

李鈺聽到二指娓娓道來,雖與他所知的野史內容多有差異,但主要意思相差不離多少,因而對這百餘年前的一段故事再無懷疑,點頭讚道:“原來百餘年前真有這樣一段故事,看來李家與佛門之間,也有著不解之緣。隻是小子有些不太明白,既然佛門助太宗皇帝打下了天下,為何後來太宗皇帝還冷落佛門而尊崇道家?”

二指和尚微微一歎,平靜地道:“所謂福兮禍之所倚,正因為佛門有助龍之力,佛家法門可以影響到帝王氣運,所以太宗皇帝為防李唐氣運被我佛門子弟挾製,因而才抑佛揚道,並將道門作為國教,讓道佛相爭,從而李唐王室自可穩坐釣魚台。”

如果二指和尚不說,李鈺哪裏知道貫穿整個唐朝的佛道之爭竟然還有這樣的隱秘,這也就正好可以解釋後來則天大帝為何又要揚佛抑道了。在這些統治者眼中,別說什麼黎民百姓了,就是所謂的道統,一旦與他們的統治利益不符,也必然會被壓製排斥。說白了,在王朝統治者麵前,一切都是可資利用的棋子,目的隻是為了維護他們的統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