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一愣,環目看著四周,黑茫茫的並不能看清任何東西。
“神僧,這裏是?”
他並沒有立馬伸手接過發光的珠子,而是帶著滿臉的疑惑,望著二指和尚。
二指和尚見他不接珠子,食指一彈,那珠子便順勢拋出,落在了李鈺的掌心。
“這裏是真龍穴的終點,也可能是起點,至於結局如何,真龍之主一探便知。”
李鈺聽得似懂非懂,但卻十分清楚,二指和尚是不會跟著他一起走下去了。至於下麵會有什麼,估計也隻有他一個人能夠清楚了。
他也不是三歲孩童,沒了二指和尚這等世間罕有的高手為伴,雖然心中惴惴,不過也無法勉強。
念及此,他也十分爽脆,將那顆珠子緊握在掌心,雙手合十,恭敬地彎腰成九十度,感激道:“多謝神僧指點迷津。”
二指和尚也彎腰回禮,念了一聲阿彌陀佛。
李鈺不再多言,掌著那顆珠子便左側行去,他借著珠子的光芒已然發現,那裏正有一截未被石欄圍著,應當便是前進的通道了。
“施主且慢!”
二指和尚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突然似想起了什麼,出言將李鈺叫住。
李鈺聞言止步,恭敬轉身,平靜問道:“神僧還有什麼囑托?”
“貧僧年事已高,記性有些不好,差點忘了一事。”
二指和尚一拍光溜溜的腦門,幾步來到李鈺跟前,笑道:“貧僧觀施主體內真氣,以道家長生之氣為主,不知可對?”
“不瞞神僧,晚輩自幼習練太——”
李鈺點點頭,正要將他從小習練太極的事情說出來,但話到嘴邊,才反應過來太極在唐朝並未成型推廣,馬上改口道:“晚輩自幼跟隨家父習練一些道家的呼吸吐納之法。”
唐朝本來就抑佛揚道,可說自皇帝到平民,無不對道教推崇備至,更將長生之望寄托在習練道家法門之上。因而李鈺此說,也並沒有什麼破綻。
二指和尚聞言,雙眉一掀,喃喃道:“沒想到道家經百年鼎盛,現如今竟已厲害至此。憑施主小小年紀,便已是化境宗師的功力。”
這,倒是二指和尚對李鈺本身的情況不知道了,一來他穿越至此,體內的真氣發生了突變,二來有兩道龍影作祟,由不得他不節節突破。
李鈺心中那麼想,卻不可能說出來,隻得道:“不是道家長生之氣太厲害,而是晚輩身上著實有些古怪,因而陰差陽錯之下,才有現今情況。”
對於這個百年未出此地、已是大自在境的老和尚,李鈺莫名有強烈的好感,因而並不準備哄瞞於他,卻又不能一一相告,隻得這麼說了。至於他體內的古怪,二指和尚早就知曉,因而更沒有隱瞞的必要。
“忘了忘了,貧僧忘了這茬。”
二指和尚聽著李鈺的話,頓時恍然,也反應過來,笑道:“道家真氣倒也算正宗,你能習練到這種程度,沒有一點天分也是不太可能的。不過,我看你空有一身真氣內力,好像並未有法可施啊。”
李鈺心中一喜,猜到了什麼,連忙老實回道:“不瞞神僧,晚輩也習得一點拳劍之法,不過主要是健體之用,與人對敵時,可有自保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