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戰略緣於機會,絕不緣於機會主義(1)(2 / 3)

戰略是關於未來的,而多數戰略決策者天生樂觀,漠視將來可能出現的閃失;即使他們承認有失敗的可能,但往往把每種失敗看作個別現象。戰略有缺陷,不管領導者多麼高明,實施多麼得力,仍注定會失敗,周密的戰略加上完美的實施,才會每每獲得成功。

企業發展戰略是一種“術”。它是企業發展術,是企業中最大的術,是帥術之術。

當今國內外先進企業都非常重視企業發展戰略,因為他們知道:我們已進入戰略製勝時代!

戰略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戰略不是因為複雜而犯錯誤,戰略經常因為不被正確認識和重視而犯錯誤。無論員工還是老板,都必須樹立戰略至上的觀念。

15戰略眼光決定競爭成敗

當今,世界經濟動蕩不定,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著劇烈變化。我們正處在淘汰別人或被別人淘汰的大變革時代,是生與死的抉擇時代。要在這樣激烈的競爭時代中生存與發展,僅僅靠組織好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已遠遠不夠了。因此,高效的企業戰略管理在當前異常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尤其顯得重要。企業要生存,要持續成長,必須深謀遠慮,必須有戰略眼光,確定戰略定位,明確戰略重點,抓好戰略策劃,並加以有效地實施。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首先必須具有戰略眼光,能夠發現別人所不能發現的賺錢機會。哪個投資領域是好的,哪一個產品是好的,誰能首先發現並開拓市場,誰就具備優秀的管理者戰略眼光。

柳傳誌在創業初期曆盡艱辛,PC機經營一見生機就萌發了研製自己品牌微機的想法。還在1989年的時候,柳傳誌就給聯想製定了一個戰略發展的指導思想:第一,我們要辦一個長期的公司,辦老字號;第二,聯想要有規模,要大到最後足以能跟世界500強比;第三,我們要的是高技術領域,不能再在發展領域發展。

縱觀全球的商業巨子們,他們的成功皆得益於其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先說20世紀初美國商人威廉·胡佛,1908年,當他認識到汽車必將取代馬車成為人們代步工具後,毅然放棄他正為馬車配套生產皮革製品的生意,轉而生產真空吸塵器,他的決定引發了一個巨大的真空吸塵器市場;CNN總裁泰德·特納以戰略眼光,首開24小時不停頓播報新聞節目的先河;比爾·蓋茨的戰略眼光從把WINDOWS軟件與IBM計算機捆綁銷售中表現出來;邁克爾·戴爾的戰略眼光則表現在抓住網絡展開網上直銷的先機。他們的戰略眼光時時提醒人們: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正是其眼光敏銳的溫床。

這種戰略眼光除了智慧靈機般地閃現,還展現出這些領導人堅定的決心和企業上下因此而形成的強大凝聚力。從他們身上不難看出,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要麼有最出色的產品,要麼采用了最恰當的生產、銷售方式。隨後,為搶占市場而采取攻擊性營銷策略;為保住市場而對顧客“甜言蜜語”;為了保持活力而不間斷地對內部整頓;為取得社會認可而對外展現自身的文化和價值觀。而中國的企業家不缺少智慧和足夠的戰略頭腦,但要想擺脫企業因人而盛,因人而衰的怪圈:第一要做的是讓企業也具備智慧的頭腦,第二是讓企業的頭腦學會不斷學習和更新。

對企業戰略的布局,簡單地說就是戰略領軍人物波特所闡述的三個層次:獨特的、有利的定位,明智的取舍,合理地在企業的各項運營活動之間建立一種配稱。對一個企業來說,這些戰略最終要落實到企業的產品上,落實到產品的自主創新上,企業家的戰略眼光和創新的契合在產品上應該達到最完美的體現。創新,是戰略眼光的一塊基石。但是,要創新,就會有挫折,有彎道,沒有一種創新是一蹴而就的,戰略眼光並不是一把萬能的鑰匙。但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在遭遇失敗的時候會轉彎而不會被擊敗。聯想收購IBM公司的PC業務時,IBM有一個評判標準,就是看聯想能否保持IBM的創新以及技術領先的傳統,結果聯想通過了,因為在聯想的企業文化中有一條就是鼓勵創新、允許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