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戰略緣於機會,絕不緣於機會主義(2)(2 / 3)

管理的標準化是為了便於進行自身發展過程中快速複製,而這需要一個過程,如上所述,它也包含企業發展戰略、流程、服務等貫穿企業全程管理的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並要有優秀的人才技術支持。因此,恰恰構成了企業之間難以複製和效仿的核心競爭力,在自身提升的同時,降低了競爭威脅,同樣也使企業的競爭優勢獲得極大提高。

而企業管理的標準化又該如何建立呢,就要從企業實際標準化模式的製度設計人手:

對企業來說,以製度表現的形式是最直觀的。從而由人治管理(經驗型)向現代管理過渡也是通過製度實現的。因此,企業實際製度的設計十分重要。現代企業設計製度,既要考慮企業實際的發展階段(即生產型階段、經營型階段或戰略型階段),還要考慮企業的製度化所處的階段(人治階段、製度化階段或企業文化階段)。

此外,製度設計是有原則的:即製度是製約人並吸引人的(100%的人不能遵守的不是製度);製度是有成本的,而且是具有極大成本的;製度不是上級管理下級的工具,製度是共同的準則;製度是以企業的使命為原則,不是為編製度而編製度;製度是企業特定時期的產物(階段性);製度是管理科學在企業的體現(與社會進步同步);製度需要一定的穩定性(因現在管理進步日新月異,所以製度周期愈來愈短);製度不能100%堵住企業的漏洞(不能為出現一個問題而製訂一個製度);製度是企業間競爭的一種表現形式。

根據上麵介紹的製度設計的原則,再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企業標準化的製度就很容易設計了。

盡管現今許多企業的管理者都已經明確認識到標準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沒有止境的。雖然標準化在國內許多企業有體係、製度、意識上的障礙,但是隻要領導者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魄,就能使企業走上現代化管理的軌道,真正讓“中國製造”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打造競爭性藍海戰略

藍海戰略認為,聚焦於紅海等於接受了商戰的限製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土地上求勝,卻否認了商業世界開創新市場的可能。運用藍海戰略,視線將超越競爭對手移向買方需求,跨越現有競爭邊界,將不同市場的買方價值元素篩選並重新排序,從給定結構下的定位選擇向改變市場結構本身轉變。

藍海以戰略行動(StrategicMove)作為分析單位,戰略行動包含開辟市場的主要業務項目所涉及的一整套管理動作和決定,在研究1880~2000年30多個產業150次戰略行動的基礎上,指出價值創新(Valuelnnovation)是藍海戰略的基石。價值創新挑戰了基於競爭的傳統教條即價值和成本的權衡取舍關係,讓企業將創新與效用、價格與成本整合一體,不是比照現有產業最佳實踐去趕超對手,而是改變產業景框重新設定遊戲規則;不是瞄準現有市場“高端”或“低端”顧客,而是麵向潛在需求的買方大眾;不是一味細分市場滿足顧客偏好,而是合並細分市場整合需求。

太陽馬戲團的發展就是“藍海戰略”的實踐者。

馬戲團是一個傳統行業,過去的馬戲團是以流動帳篷作為表演場地,以馴獸、動物表演、小醜雜耍、魔術等表演項目為主,目標消費人群主要是兒童。

1982年,太陽馬戲團(CirqueduSoleil)成立之初,他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與當時的龍頭老大玲玲馬戲團(RinglingBros.andBamum&Bailey)競爭,因此他們采取了“藍海戰略”,從而成功地走出了價格戰,開創了全新的藍海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