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六十八章 應恨春遲(1 / 2)

“綠樹當門酒肆,紅妝映水鬟兒......不寒不暖花時,妝點西湖似西施......”

提著紫砂燙煲,慕禪與沈澈還未進得長禧堂的殿門,就聽見有人在裏間唱曲。雖沒有揚琴、鼓板那些個器樂的伴奏,單單是著嘹如黃鶯的聲音就足夠聽者癡迷了。

長禧堂內,一個十六七歲模樣的姑娘盈立當中,一身翠色衫子猶如春姑娘般,讓人眼前一亮。她手上捏了蓮花指,一招一式是有板有眼,正唱著一曲《紅繡鞋》,眉眼間全是這出戲裏的風情故事。

“無是無非心事,不寒不暖花時......歌金縷粉團兒,信人生行樂耳!”

“耳”唱一畢,滿堂皆靜。

“翠鴿,翠鴿,好一個人如其名的江南名伶。這聲如鳥啼,清脆婉轉,哀家聽來隻覺得心情爽利,周身暢啊!”太後滿意地點頭,側頭看向玄諳,他卻半頷著首似是並未用心聽,便問:“皇兒,這姑娘你看如何?”

玄諳本來沒太在意,心中還想著先前在禦廚房的事情,這才抬眼,淡淡地道:“能讓母後聽得如此高興,就讓丹姑姑給賞吧。”

丹顰聽了吩咐,從懷中掏出兩個金裸子出來,塞到那翠鴿的手中,笑道:“先前聽說江南戲班子的姑娘一個比一個水靈,就是比之京城的北戲班子要好!起初我還不信。且看看你這丫頭,才這般年紀就有如此唱腔眼神,可見你們的姑蘇班真是名不虛傳呢,也不枉太後專程吩咐要將你們給請過來。”

那翠鴿得了賞賜,大方地納入了繡兜,顯示衝丹顰一笑,複又恭敬地朝著太後和皇上福禮道:“謝太後賞!謝皇上賞!翠鴿這就下去了。要是太後想聽曲兒,隨時召了奴家來就是。”說完大大方方地起身,甜甜笑著便轉身,想要出去。

值守的內侍順勢推開了殿門,卻露出立在那兒的三個人。慕禪和諸葛雲都先進去福了禮,隻是沈澈看到綠衫的翠鴿,先是一愣,似是想到什麼,回頭看著她輕快而去的背影,略微有些思緒在腦中翻騰。

慕禪沒有發覺沈澈的異樣,隻是讓諸葛雲將紫砂燙煲端了過去,呈給太後。

“這可是慕姑娘守了兩個時辰燉好的,太後請慢用。”諸葛雲伸手揭開了紫砂煲的蓋子,頓時一股股清甜的香氣隨著白煙氤氳滿室,樂得太後連連點頭,看著還立在殿門邊的沈澈,招呼道:“來來來,你們倆快過來,都挨著哀家做下。”

慕禪點點頭,特意挑了玄諳另外一邊的位置坐下,伸手拿了瓷碗正想要給太後盛湯。

沈澈收起了疑慮,渡步過去,見慕禪要乘湯,示意她暫時停手,衝太後和皇上都福了禮,這才坐在了對麵:“姨母,除了喝湯,一定要吃這雞腹裏頭的東西。”

“這裏麵是什麼?”太後早早就發現這雞腹有些不一般,鼓鼓的。

沈澈示意諸葛雲將雞腹挑開,頓時一團細白滑膩的膏體從裏麵緩緩滑落出來,其間還夾雜著絳紅的棗子和渾圓的栗子,這樣一來,整鍋燙煲便濃香更甚了。

“慕姑娘在這雞腹裏裹了大棗、栗子和糯米。高麗參具補氣之用,而大棗和紫雞則能補血,栗子則可補腎。糯米性溫,有暖胃功效,這些都是對您的脾胃極好的東西。不過不能多食!”沈澈邊說,邊示意慕禪勁量不要盛多了。

“好好好,聽你們的不多吃。”太後接過慕禪遞上的湯碗,卻一眼瞥見了她手指上纏的布條,“怎麼了?難不成傷著手了?”

慕禪趕緊將手藏入袖中,勉強笑道:“無妨的,隻是燙到了一點兒。”

看慕禪麵色不對,太後不信,又追問道:“真的無妨?可別為了伺候我這老太婆,傷著了。”

“諸葛雲,怎麼回事兒?”適才一直默不作聲的玄諳突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