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餘鋒不禁再一次對日本產生了一點點反感。
或許這就是戰爭吧,總是為了自己一方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餘鋒當時生在日本,或許也會走這條侵略的道路吧。亂世出英雄,第二次世界戰爭,如果想要和平,隻能用殺戮戰勝對方。
餘鋒忽然想起初中一位很有學問的老師在七七事變紀念日演講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勿忘國恥是對的,但我們記住了國恥,並不是要抵製日貨,跟侵略者報仇,而是武裝自己,讓祖國變得更強大!
大家總是戲稱日本為小日本,實際上……
他確實很小。
不但國土小,而且礦產資源更是匱乏,所以他們侵略中國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掠奪礦產資源!從甲午戰爭開始到抗日戰爭結束,日本人從沒有放棄過對於中國礦產資源的勘察。
勘察,占領,掠奪。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十億噸煤炭,一點八億噸鐵礦,一百五十萬噸銅礦,十萬噸鋁礦,五萬噸煤鎂礦,還有不計其數的其他非金屬礦,金銀貴金屬等等。
撫順標準煤和遼寧鐵礦喂飽了日本兵工廠,大慶油田差一點就被日本發現,海城的鈾礦甚至差點讓日本研究出了原子彈。
餘鋒歎口氣。
這看似是一場炮火之間的戰爭,其實亦是一場資源的戰爭。
日本人的間諜不僅僅是探查中國軍隊的部署,更是勘察資源的分布。
這種測繪圖,在中國的地質資料館中至少有七萬多份!
餘鋒不由想到了自己的水族店,他早就說過,銷售是一方麵,庫存亦是重要的一方麵,這竟是日軍的戰略不謀而合。
餘鋒打量了一眼,眼神不由發亮。
他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輪廓,起起伏伏的山脈,幾個湖泊,上麵標注著三個字,疊翠山!疊翠山靠裏的位置畫了一個五角星,底下標記著一行字,大量溫泉,溫泉中有金元素,疑似溫泉底部有小型金礦。
落款是藤原浩二。
濰寧礦產資源不算豐富,幾處小型的煤礦鐵礦都已經開始開采,這個圖紙上唯一沒有被世人發現的,正是溫泉底下的小型金礦。不過問題來了,溫泉的熱度泡泡可以,長時間呆在裏麵,尤其是進入到地下,恐怕根本不是人能承受的。
所以這片金礦的開采也是難事。
金礦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有一點事實卻是讓餘鋒驚喜。
那就是根據藤原浩二博士的勘察,疊翠山禁地的溫泉絕對不是一丟丟,而是大量……
而他的夢想已經呼之欲出。
就是挖掘一條支流,讓湖泊裏的常溫水跟溫泉水成比例的結合,然後形成循環,常溫水得到溫泉水的加熱,溫泉水得到常溫水的冷卻,這樣即使在寒冷的北方,亦可以打造熱帶的環境!
北方戶外原生態飼養觀賞魚,餘鋒絕對是獨一家!
有了這份調查,十畝河川熱帶草缸不再是夢想,再加上有了渡邊剛提供的大量資金,自己確實有了改造的資本!等到回頭聯係上工程隊,就開始雙管齊下,修建蝦塘龜塘,以及這個前無古人的北方戶外熱帶魚養殖基地!